第二十章:吴三桂-《大明1644》
第(2/3)页
“将军,我们方才刚刚修建好营寨,军中已经有些人病了,若是继续进发的话怕是……”另一名总兵李元没有理会袁彤,而是拱手对吴三桂说道。
“是啊,在下认为,京师三大营加上其他几支的亲王军队,即使咱们晚一些应该也不碍事。”又一名总兵上前附和。
吴三桂又叹了口气,满脸疲惫地背过身去,继而说道:“你们都错了,陛下所在的京师恐怕是朝夕之间了。”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谁也没想到平西伯会如此猜测,这未免太过消极了吧。真若是这样,那这文书是从何而来?
若是这样,即便他们平安地到了京师,哪有如何?难道过去给陛下收尸吗?吴三桂的一句话顿时让大帐内陷入了寂静,无人言语,内心却是盘算着下一步。
“这文书恐怕是蓟辽总督王永吉发来的,他不出兵,却令我等加速进军。”吴三桂不由冷笑一声,眼神充满不屑,显然他知道这王永吉的心思,不就是自己拖延时间,然后催促他进军,以后若是出了问题,便可以推卸责任。
他王永吉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有了祸水却往他头上引。
再说进不进军,他刻管不了自己,自己手中的尚方宝剑可不是平白得来的,这可是陛下在武英殿率领百官赐予他的,虽然自己那一次的功劳并不是实至名归,但也算是解了京师之围。也正是陛下对自己如此器重,面对祖大寿的招降,自己也只是敷衍了事。
而大军进程之缓慢,也是迫不得已。八万百姓随同大军一同前进,又不是八万的牲畜,说赶就赶,暂且不说陛下,这蓟辽总督王永吉也是极为的讨厌。
“将军,那我们是加快行军步伐,还是保持目前的速度?”李元思索片刻,也没有猜透吴三桂的意思,一来说京师已经是朝夕之间,二来紧接着又说陛下和王永吉一直催促进军,也有走的意味,不过走不走还是得问问将军。
“走吧,难道待在这儿吗?但记住,有了病人就得治,没了粮食就得就地准备,不要仓促。这可不是山海关有高大的城墙可以守,多派一些探马,一定要把前面的敌情,地形,勘探清楚!”
“是”
三位总兵连连称是,既然将军已经定了谋划,他们也就不再多言,听命便是。而且听这些话,似乎也并不打算加快行军速度,只求正常进军即可。
吴三桂本意是不打算加快速度,但奈何听说自己的父亲和最爱的小妾陈圆圆被闯军俘虏,这让他非常的头疼,同时也愤恨京师京营的不堪一击,面对那么不成熟的反贼竟然一触即溃,士气全无害的自己父亲直接被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