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重启东厂-《大明1644》


    第(2/3)页

    朱凌倒也不恼,毕竟皇帝身边太监有些私权在所难免,换句话说只要你不影响大局,不欺压百姓,即使拿了些回扣和下面人的孝敬倒也没有什么可追究的。

    见他这般模样,倒是被吓得不轻,笑着拉了起来:“起来吧,不过是个玉扳指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看到这么贵重的玉扳指让朕感觉对皇后挺惭愧的,自她被朕娶进王府,到后来皇兄病逝,她当了皇后,说是母仪天下,其实连个好日子都没享受,完全跟着朕受了苦。”

    一边回忆一边感叹,突然又停下,苦笑了声继续道:“倒是连个玉扳指都没舍得给她。”

    王承恩见主子并没有生气,故而喘了口气缓缓起身继续小心翼翼地更衣,听到最后一句伤感的话时,他倒也一时间感到痛心,忍者泪说道:“陛下对天下苍生,对大明朝真的付出太多了,不敢吃好的,不敢用好的,甚至龙袍都是打着补丁。”

    说到最后,也悄然落泪:“奴婢每次听到外面那些人背地里说您不好,奴婢恨得是牙痒痒,可惜啊,怕给主子您玷污了名声,也只能一直忍着。”

    朱凌从没有怀疑过王承恩对自己的忠心,这一点足以在史书上说明,在那个连崇祯亲自击鼓都无人前来的心酸路上,在那个身为丈夫父亲的崇祯逼着皇后贵妃自缢的时候,在那个只有他们二人满怀着心痛站在景山之上。

    看着满目疮痍的京师,也似乎看到了整个大明悲惨的命运,本是九五至尊的崇祯临死前却只有一个太监相伴。

    皇帝自缢,太监紧随其后死在身边,两日后才被发现。

    足够凄惨,也足够荒凉。

    “承恩啊。”

    陛下突然的一句呼唤,王承恩立即凑近应了一声:“奴婢在。”

    “把东厂重新弄起来吧,也许十几年前把东厂废了就是个错误。”崇祯三年左右废除东厂,只留下锦衣卫,但到后来锦衣卫却一直被那些文臣们把控着,甚至崇焕令锦衣卫杀个人都得看朝中一些大臣的意见。

    最听命于自己的军队不再忠心服从自己的那一刻,他们就失去了价值。

    而最听命于皇帝,莫过于身边相伴的太监,莫说他们权力多大,权力再如何大也是皇帝给的,只要皇帝一句话,他们照样只是皇帝身边服侍的一个太监罢了。

    “陛下,您真的这么想?”听到陛下试图重新建立东厂的那一刻,王承恩就怔住了,紧接着确认无误后,立即跪伏下来大为激动。

    陛下,真的变了啊!

    “那是自然,不过这件事就不放在朝堂上说了,免得那些大臣们又要反对。这次选人用人,你每个人都得斟酌好,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是你,东厂也是你,就不要给朕找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进来了,想那曹化淳,杜勋此类货色可不要再出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