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十八章 各有立场-《寒门母子》


    第(2/3)页

    楚清当初只是以她自家商队的能力开采玉矿,试问,业余的怎能与专业的相比?私人的岂能与国家的媲美?

    第二,第一批入沃斯的团队只有五百人,人数太少,四皇子需要这些人护卫安全,所以不能分散。

    再有,他需要亲自看过两处采玉之所的范围,才能确定把基地设在什么地方。

    此行四皇子虽是副官,但他需要作出足够的成绩,给父皇留下他能干的印象,这对于竞争储君之位十分有利。

    第三,眼下有大宣公使陪伴,一切都有见证,而他现在只是一个皇子,不是太子,他不能要求公使长期相陪。

    这样的话,对于测定玉矿的实际范围,就需要越快越好。

    而且四皇子也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公使留下精明强悍的印象,让他们成为自己能力超凡的佐证。

    自夸哪有别人夸的力度强呢?

    由公使发信回国,言其不辱国威、据理力争、为大宣利益殚精竭虑,那父皇对他将是什么态度?器重啊!

    最后一条——郑春秋像个呆鸡一样,只会白着一张老脸,不知道想啥,他若再不强硬些,朝廷威严何在!

    直至来到矿区山脚下,四皇子开始有些后悔当初的决定。

    想着一鼓作气查看完玉矿,定下基地的地点再统一休整,可谁想到,在这五天时间里,五百人的队伍几乎“全军覆没”?

    每个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悸、胸闷、气短的症状,严重些的还恶心、呕吐、头昏、脸庞水肿。

    随行太医和他的助手也自身难保,却还要忙得脚打后脑勺的照顾病患。

    郑春秋更是一路就没下过马车,成天在马车里喘个不停,咳个不停。

    这些天他是愈发“思念”楚清。

    那娘们儿咋就那么禁折腾?那娘们儿带那么多人来采玉,为何就没有得“瘴病”?

    大宣的医疗水平,还没到能够弄明白高原反应这个存在的程度,只是把它归为“瘴气”、“瘴疠”等,就如同中毒一般。

    太医忍着胸闷,趁短暂休息的功夫,在他的本子上记下:“山有积雪,地有冷瘴,令人气急,不甚为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