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张远琛-《不窃》
第(3/3)页
“多精神啊!”赵长蒙听着欢呼声,笑了下,“我曾经也像他们一样有精神,也跟你一样有股子拼劲。”
可是嘉善二年后,一切都变了。
他高升了,亦裹足不前了。
“张指挥使这个人,谨慎、清廉、性子内敛,还有点书生意气,对谁都和和气气的,有时候甚至不像是白泽卫的老大,倒像是文官队伍里的人。”老赵终于开了尊口,“他夫人出身书香门第,看不惯他干这行,陛下继位前,两人就和离了。为了让孩子走正途,孩子归了外家。”
陆九万越听越觉得这个形容有点熟,仔细一想,不由恍然,这不是老赵装出来的那副文人模样么?合着是跟张远琛学的!
“他,其实我也搞不懂他怎么就走到了绝路。”赵长蒙摇摇头,“榆林之战后,有一天陛下突然下令将白泽卫给封了,我们这些由张指挥使一手提拔起来的,通通被关了起来。那段时间,大牢里刑讯逼供的声音就没断过,连我也给拉过去挨了几下狠的。”
“陛下是怀疑,张指挥使跟榆林之战有关?”
“不清楚。我至今都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赵长蒙叹息,“有一天我们被放了出来,张指挥使却被关了起来。我偷偷给他送水的时候,看见他,并未受刑,只是额头上有伤,像是硬物砸出来的。”
那时候的赵长蒙远不如后来心思深沉,他还乐观地觉得张远琛是惹怒了陛下,等陛下消了气就没事了。
“我是最后一个见到他的人。后来,他就自杀了。”赵长蒙苦笑,“事发后,陛下调走了关于此事的所有卷宗,皇城和白泽卫都展开了大清洗,死了许多人。有的人是真冤枉,有的人是的确参与其中。总之,很长一段时间,人心惶惶,唯恐自己被人攀咬出来。”
陆九万静静听着,似乎能看到当年血流成河的情景。
待老赵话音落下,她才轻声问:“那,张指挥使,无辜么?”
赵长蒙摇摇头,沉声叹息:“他说没有冤情。他是自己认罪的。我去看他时,他跟我说,一失足成千古恨,让我别学他。”
老赵显然对张远琛有深厚的感情,隔着仙雾看人,恶人亦有仙姿。
陆九万没那个负担,她实事求是地道:“张指挥使与夫人和离,或许是早知自己要糟吧?您说,什么样的人,才会那么早就安排后路呢?”
赵长蒙扭头怒视她,然而呵斥在喉中滚了几滚,最终还是咽了下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