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她抱住师父的胳膊:“师父,你知道的,我娘亲的性子太柔弱了,我真的不放心,可娘亲又不是江湖女子,若一辈子不嫁人,她会更加自厌自轻……师父,你们都是我最在意的人,你们若是能在一起,我真的会很开心。” “所以师父,别考虑什么身份地位了,这些全都是虚的,没用的。你只看处不处的来,若是能处的来,后半辈子能在一起生活,我和师兄也放心,你们两个也开心,我们一家人这样多好?” 时下的人成亲早,长宁郡主都儿女成群了,其实还不到四十岁,沈神医也只刚过四十,有她在,长命百岁是基操,所以她是真的希望两人能在一起,好好的过余下的几十年。 她眼巴巴的看着师父。 沈神医轻轻拍着她的背,犹豫了很久,看了看她,终于郑重的道:“师父知道了。” 沈昼锦登时一喜。 师父是江湖人,说话利索,而且他本就是个心地温柔又细致的人,他既然说出这句话,就说明他是心动的,也是想过的…… 至于什么身份地位,她折腾那么多事儿,可全都是放在沈神医名下的,身份地位什么的,还不就是抬抬手的事儿? 她美滋滋的走了。 县试一般考四到五场,每场一天,黎明入场、掌灯前交卷,可以提前交。 所以沈昼锦用过午饭,又过来等着,果然师兄和霍凌绝头排就出来了,两人都十分悠闲,就跟没事人儿一样,回了家也不用休息,就各自把文章写出来,给余致远看了看。 余致远看了沈昼眠的,只点点头,但看到霍凌绝的,就不由得皱起了眉,久久不语。 沈昼锦好奇起来,也拿过来看了看。 其实县试的门槛低,头场文字通顺就可以过关,但显然,师兄和霍凌绝都没打算敷衍,文章写的一个比一个精彩。 师兄的文章,应该是文人最喜欢的文章,也是考官会喜欢的那一种,是那种观世通透,见事明达的君子之风,处处带着拳拳忠君爱国之心。 但霍凌绝的文章,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攻伐之气,一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凛凛战意。 师兄确实是读书读了十几年,但霍凌绝,两辈子加起来,可比师兄还要久。 而且师兄之前心疾未愈,从未想着考科举,不过是读来消闲的;霍凌绝却是皇上亲自安排的人一手教导起来的,又亲自经手过国事,经历过最残酷的朝堂厮杀。 这文章,是“那个”霍凌绝才能写的出的文章,可能有的考官不喜欢这种风格,但因为写的太好了,所以也一定会有名次,而且愈往上走,名次会愈好,因为很明显,这种文章,或者说他这个人,会合乎武宣帝的品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