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新赋税政策-《我在古代种田养崽》


    第(3/3)页

    陈康先是表达了一下哀思,然后直入主题。

    “按照今年的粮价,麦子三十五文一斗,谷子四十五文一斗,你家旱地预估产麦两石,水田产粮四石,四亩田税合成银钱402文,人头税168文,你是选择交夏粮还是秋粮?”陈康随身带着小竹片,竹片上墨迹标注了叶家大房的土地田亩情况。

    另外还有一本册子,里面有叶家大房人丁和具体财产情况,连锄头有几把都记录在案。

    可真细致啊!姜芷瞧着叶大郎名字上画了个斜杠,表示此人已不存于世。

    因为叶家大房是耕读之家,且自有田亩,不是佃农,因此户口标记为主户,而佃农户籍标记是客户。

    主户根据具体田每亩价值排为五等,叶家大房列为五等户,因为家里全是下田且只有四亩,且每亩田价值仅六百文。

    看到这里,姜芷人都麻了。

    越看越穷,穷得她都快呼吸不过来了。

    因为叶大郎独子只有三岁,因此里正陈康将户主身份转移到了叶二郎身上。

    没办法,时代如此,妇女出嫁随夫,夫死从子,子又不足,只能挪到小叔子身上去了。

    叶二郎就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叶家大房户主。

    姜芷再三思量,决定交秋税。毕竟现在她一次性拿出五百七十文来很是心疼。

    姜令安给了她十两银子,相当于二十贯,也就是二万钱。听起来多,实际上一匹绢就得二至三贯,一件普通成衣稍微颜色亮堂些五百文起步。

    所以她穷得叮当响,属于赤贫阶段。

    如果不是便宜老爹救济,她恐怕现在已经在山上找老鼠洞跟老鼠抢粮食了。

    ------题外话------

    推拍户:排列户籍人口

    五等丁产簿:登记乡村户的丁口、产业和户等。户等根据税钱或家业钱多少划分,分五等。每逢闰年,即约隔三年,推排产业,升降户等,加以重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