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为此,不止杜家老爷子,下面的几个儿子更是急得不行。 一间极为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内,几个容貌略微相似的中年人和老人聚在一起,个个面容焦急。 杜三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爹,这地要是被段家要回去了,咱们怎么办啊?” 杜老爷子面色忧愁长长叹了口气,“本就不是咱们家的东西,要回去就要回去呗。” “不行啊,生儿才考上童生呢!书院里的先生上个月说生儿是个可造之才,以后定是个当官的料。要是没了银子,怎么送生儿去念书呢?”杜大郎更为急切,生儿是他的亲儿子。 自段岳秀在京为官以后,蓝玉县不少人家把孩子送进了学堂,盼着自家的子孙会成为下一个段岳秀。 “没了田租家里又不是没钱了!”杜老爷子眉头紧锁。 “可没了田租,家里没了来钱的路子了啊!”杜大郎愁眉苦脸。 这两百亩地的租金,让杜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先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饱一餐饿一顿的,现如今住上了宽敞的瓦房,每个月有肉吃,家里的儿孙都能读书认字。 要是没了租金,这些可都没了! 再说这世道,赚钱要是有那么容易,杜家早就不会饿肚子了。 杜老爷子:“没了就没了!谁让你们几个没本事,这么几年活都不干,养得游手好闲,怎么,还指望你老子我去抢去偷?” 杜老爷子翻着白眼瞪了几个儿子。 杜二郎一直没吭声,忽的开口道:“要不借着姑奶奶的由头……” 杜老爷子捧着个茶杯冷哼:“段岳秀又不是你姑奶奶的亲孙子!他要真是咱家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那种亲戚,那两百亩地早是咱们家的了!” 杜家嫁闺女过去时,段岳秀他爹已经会出门打酱油了。杜氏嫁过去十来年,一个孩子都没生下来,当年还有不少村里人嘴碎过。 说杜家的姑娘有问题,生不出孩子,这种情况还是在段岳秀考上秀才后好转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