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两大历史性发明-《三关军》


    第(3/3)页

    由于年龄较大,他们三人自来到三关军之后,云生便将他们安排到度伯的手下,作为勤杂人员。

    三位半大老者都是种田的行家,将五把耕犁一一套在战马身上,而后来到一处荒地之中,进行耕地实验。

    三天之后,三位老者来向云生汇报工作。

    “云生都统,根据我们三人近几日的耕种实验,我们觉得第二把犁更好。”

    “为什么?”云生有些疑惑地问道,他感觉应该是第五把犁最好,毕竟是他经过不断反复改进过的。

    一位老者道:“云生都统是这样的,虽然后面几把犁更加轻巧,更加省力。

    但是,耕犁并不是越轻巧越好,它还需要一定的重量,与土地的坚硬程度以及牲畜的拉力相匹配。

    如果犁太轻的话,反而不好控制,容易脱离地面。特别是当牲畜不听话时,更是容易出现滑犁现象。”

    云生听后,这才明白,原来万事都不是越极致越好,反而是最匹配的东西最好。

    犁也一样,并不是越轻巧越好,一定要与土地、畜力等因素相匹配。

    云生点头,决定使用第二把犁。

    还有第三件工作,那就是制造水车。

    水车在洪莽大陆已普遍使用,并不是什么发明创造。

    但是,昆郎盆地两侧高,中间低,在两侧高山的山脚下,有大片大片的土地因为得不到灌溉而无人耕种。

    云生第三次改编三关军时所组建的生产队,正是针对这种现象而进行开垦荒地。

    但是,荒地易开垦,灌溉却困难。

    为了解决灌溉的问题,将士们需从山间小河的上游便开始挖掘沟渠,引流灌溉,费时费力。

    但是,如果有了水车,便可以从低处取水,向高处运水。如此,可以使大片的荒地得到灌溉而变成良田。

    水车的制作方法很简单,但是工程量却极大,因为一般的水车都是高达20多米,需要消耗极大的工时量。

    三件小发明或是小革新或是小改进,云生很是满意,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却能够为昆郎百姓或是三关军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足以令云生感到欣慰了。

    但是,云生却没有想到,他的这三项技术革新或是发明成果,却为他以后逐鹿中原、争霸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后勤保障基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