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三大集训(一)-《三关军》


    第(2/3)页

    有些老特种兵或是炮长,通过长年累月的训练加以经验积累,通过大拇指可不是“概略”地判断远方物体的距离,而是能够精确地的计算出远方物体的距离。

    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利用铅笔测量。

    铅笔可是作战指挥人员和特种兵最常用的工具,时常需要铅笔描绘地图,记录各种作战数据和参数。

    用铅笔代替大拇指,精度更为准确一些。

    通过远方物体、铅笔和人眼之间的三角比例关系,就可以精准地判断出远方物体的距离。

    云生提起笔来,一边回忆着前世的训练方法,一边开始书写,编纂洪莽大陆第一本概略测量距离的“巨著”。

    第二天,云生找来200双筷子,便开始四处转悠,寻找开阔的训练场地,寻找明显的标志物。

    一边手拿筷子概略测量,一边用脚步实地精准量算,准确记录每一个标志物的步数。

    这就叫有备无患。

    可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己示范测量的距离与实际的距离不相符,那可就笑掉大牙了。

    云生一边测量,一边记录数据,总共寻找了约五十余处标志物,全部在800步范围之内。

    投石车的投石距离就在300至600步之间,过远的距离测量训练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第三天,吉家庆安排的200名投石车指挥人员全部到位,由一位千人将负责管理。

    当日,云生找来100名训练监事,将自己所编著的《目光概略测距法》一书抄写200份。

    云生又从100名训练监事中,找出2名训练监事一同训练,作为以后军部专门的“炮兵参谋”,以便于以后投石车指挥人员的教学、培训和训练指导。

    这些训练监事文化水平高,特别是懂得计算,而且还会标图,非“老大粗”的普通将士可比。

    在洪莽大陆,会写字的文人不少,但是却懂得计算的“术士”却不多。

    这跟云生前世所在的华夏大地古代历史上的情况差不多。

    第四天,202名投石车指挥人员的集训正式开始。

    云生道:“众位将士们,恭喜你们成为我三关军第一批投石车指挥人员,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

    202名参训人员个个衣装整齐,精神饱满,意气奋发。

    能够成为三关军的第一批投石车指挥人员,并接受云生都统的亲自教学,大家都感觉到不甚荣幸。

    云生转身,指着远处的一根木桩道:“你们估计一下,那根木桩有多远?”

    众人瞅了好一会儿,此时一名将士上前,说道:“报告都统大人,有500步左右。”

    云生点了点头,又问道:“还有不同的数据吗?”

    此时,又一名将士上前,说道:“报告都统大人,我估计有550步远。”

    又一名将士上前,说道:“报告都统大人,我估计有450步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