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此在潜意识里,他非常希望老朱家能出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把天下的读书人都给镇住。 老朱对待太子朱标就是按照这个方向教育的,而且他的教育非常成功。 他这个皇帝未必招读书人待见,但太子朱标在朝野的声望却非常高,在江南文人群体里也有仁义的美名。 这个名声可是花钱都买不来的,那帮江南文人的骨头硬得很,能让他们说句好话,可谓是比登天还难! 老朱在太子朱标去世后之所以如此绝望,就是因为除了朱标,他们老朱家没有一个人能收拢天下读书人之心,包括他这个皇帝都做不到! 他在后来考虑朱允炆的时候,也是基于这一点的考量。 朱标名下的几个儿子,也只有朱允炆最年长,又在朝野上有着仁孝之名,多多少少能继承点朱标的名声。 只不过朱允熥的突然开窍,让他宛如发现一块璞玉,这才将那个退而求其次的选项扔一边。 老朱在朱允熥身后看了一会儿,突然伸手握住朱允熥的手,手把手教他如何写字。 “来!” “像这样写字……” “对对,收笔之时顿一下再往上提……” “你执笔的姿势尚可,只是这个手臂和肩膀绷得太紧,要松一松……” 二虎和秦德顺看着这一老一少的暖心一幕,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 皇爷终于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 二虎和秦德顺之所以愿意帮朱允熥,可不仅仅是因为他皇孙的身份,以及老朱对他的偏爱。 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孙子能让皇爷开心,能让皇爷忘记丧子之痛。 皇爷在太子去世后睡得第一个囫囵觉,就是打完这孙子后睡得。 祸福相依,朱允熥也是因祸得福,在被皇爷打了一顿后,也顺势入了皇爷的眼,直至在皇爷心中取代太子的位置。 就在二虎和秦德顺暗暗感动得落泪之时,朱允熥突然开口说道。 “皇爷爷,您总这么盯着,我……我紧张……” 老朱闻言一愣,随即爆出一阵哈哈大笑。 “好好好!” “咱不盯着你了,你就按照咱刚刚教你的方法写,今天肯定能很快写完!” “嗯!” 老朱扔下大孙重新回到龙椅上拿起奏章,只是眼睛却根本不在奏章上,而是一直看着大孙写字的背影傻笑。 这场景越看越熟悉,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 那会儿自己还没当皇帝呢,还只是个区区吴王。 朱标也不是太子,只是个王世子。 自己那时候闲暇无事之时,也会偷偷站在朱标身后,观察他读书练字是否认真。 两个场景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不同。一个是不安分的皮猴子,一个是稳如山的谦君子! 老朱傻笑了好一会儿,这才重新开始办公。 当老朱沉浸在案牍之中时,朱允熥那边也渐渐放开手脚,加快了写字的速度。 没办法,硬憋着自己实在是太慢了,他情不自禁地就使出了齐泰所传授的心流术法。 心中存想,意在笔先。笔迹未至,笔势先行。 当然,只是稍加运用,字还是要尽量写丑一点的。 老朱在放下最后一个奏章之时,朱允熥那边也写到九百多个字了,只差最后十几个字就能写完千字文。 老朱再次倒背着手走过去,一看之下心里那叫一个惊喜。 自己不过是点拨几句,这孙子的字就有如此大的进步,隐然有几分书法的样子了! 在朱允熥写完最后一个字后,老朱迫不及待地拿起功课,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下去,越看心里越觉得欢喜,只感觉挖到了宝藏孙子一般。 哪怕是亲眼所见,他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家孙子能优秀到这种程度! “啧啧……不错,真不错……” “这字是真的大有长进,再练上一段时间,就不用再练了!” 朱允熥听到老朱夸奖自己写得好,心里顿时七上八下的。可当他听到老朱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眼珠子都瞪得凸出来了。 “皇爷爷,您说啥,您刚刚的意思是不是说,只要我能把字练好,就不用天天写大字了?” 老朱笑呵呵摸了摸大孙的头,满脸骄傲自豪地道。 “那是自然!” “咱让你练字的目的是练好字,而不是折腾你。等你将来把字练好了,这练字的功课自然就可以不用做了!” 朱允熥听了这话,恨不得甩自己两个大嘴巴子。 自己还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早知道老朱是这个心思,自己藏个什么拙啊! “皇爷爷,其实我能写得更好!” “要不我现在就写给您看?” 老朱却不信朱允熥的话,还以为这孩子只是听说不用练字,故意说大话给自己听呢。 “不急!” “你今天已经写了够多了,明天散学后早点回来,争取多写点,再写上一段时日,你的字大有长进后就不用再写了!” 朱允熥闻言沮丧地道。 “那好吧……孙儿明天再写给您看……”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报更声,老朱赶忙问了下边上的秦德顺。 “去看看现在几更了。” 秦德顺走到宫门口问了问随即回来。 “回皇爷的话,门外刚刚打过二更。” 朱元璋听到已经是二更天了,只觉得困意还不是很足,但考虑到大孙子第一天过来,明天还要去大本堂读书,也就吩咐人安寝了。 在洗漱一番后,两人并排躺在寝宫的大床上。老朱闭上眼睛假寐,朱允熥则睁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睛,滴溜溜地乱转。 “皇爷爷,孙儿睡觉的时候可不老实了,要是半夜踢到您,或者碰到您,您不会生气吧?” 朱元璋听到大孙这怯生生的话,心里就是一阵疼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