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你还要不要脸,竟然敢找咱借钱?-《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


    第(2/3)页

    「不过,他们能舍得下这般大血本,倒也让我刮目相看!」

    事实上,张天佑只是被锦衣卫逼得太紧,没时间将手里的产业变现,这才便宜了他。

    否则,张天佑就算一个铺子卖一两银子,也会揣着银子走,怎么可能白白送给他?

    韩清在感慨一会儿后,拍了拍小册子,志得意满地说道。

    「有了这笔产业,咱们将来做事情就更方便了!」

    韩云裳闻言赶忙单膝跪地。

    「侄女恭贺叔父大业早成!」

    韩清闻言哈哈大笑了一会儿,随即在京城外的德安寺召开了香主大会,并指派了几个亲信去接手变卖张天佑馈赠的产业。

    殊不知,锦衣卫早就在一些店铺外边埋伏许久了,只等有人上钩来着。

    现在见到有人敢过来接手店铺,还想将店铺转手卖掉,当场就将他们给抓捕归桉。

    这也是张天佑将这些店铺送人的原因,因为他早就发现自家店铺被人盯上了,想转手卖出去实在太难。

    而且一旦店铺转让,避免不了要去官府登记,这不等于是羊入虎口么?

    韩清在得知手下损兵折将后,气得大发雷霆,狂扇韩云裳十几个耳光,又大骂韩清不仗义!

    好在并不是所有店铺都被盯上了,还是有不少店铺不在官府的视线内,帮他赚回几百万两银子,总算是弥补了他的损失。

    只是可惜了几个仓库的丝绸,据说有上百万匹,都被一群穿着鲨鱼皮的人给没收了。

    不过韩清能损失几个香主的情况下,就捞到几百万两银子,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有了这笔钱的帮助,韩清当即投身于炒股浪潮中。

    自打金陵证券交易行开业,韩清就成了这里的大主顾。在赚了三十万两银子后,韩清彻底喜欢上这项新生的生意。

    ….

    他发现自己非常适合炒股,甚至有股神之称。

    别看眼下交易行只有三支股票,但每天的涨跌可都不尽相同。

    他在砸入一百万两银子后,立马成了这里的大客户。每天不停地低买高卖,赚得不亦乐乎。

    然而,让他坚定炒股信心的却不是赚钱,而是因为朝廷的官员也喜欢往这儿跑。

    他通过交流股票信息,低买高卖等等一系列手段,跟很多官员都成了布衣之交。

    现在大明官员在茶余饭后都不聊国家大事了,只聊股票的涨跌,每天算计着股息和涨幅哪个更划算。

    一有时间他们就往交易大厅跑,每当看到自己持有的股票涨了,他们就暗暗窃喜,回家都能多吃两碗饭。

    韩清在得到几百万巨资后,也全都砸进交易行,将有些疲软的金陵煤炭股价生生拉动了五个点,然后果断地将持有的股票抛出,换成了明钢的股份。

    至于皇太孙新发行的铁路股,他是连看都不看,哪怕那支股票只有一两银子一股,他也看不上眼。

    在韩清在大明的股市里自由遨游之时,老朱正坐在朝堂上发愁。

    「陛下,山东、河北大旱,百姓颗粒无收,还望朝廷救济……」

    「陛下,镇北大将军常升上书,说军械老旧,粮草也只够半月之用了,望朝廷火速调配一些粮草军械,以备北元来犯之时可以全力抵御……」

    「陛下,黄册到了十年一修的日子了,也需朝廷拨银三十万两……」

    「陛下,官员俸禄……」

    「陛下……」

    老朱刚过完大寿,就又赶上大明青黄不接了。

    他坐在龙椅上,听着底下的

    这群讨债鬼,恨不得把龙椅扔给那孙子。

    咱都多大一把年纪了,竟然还要替那孙子卖命!

    「镇北大将军的折子转给那逆孙,让他亲外甥去想辙去!」

    「河北、山东两地的灾民,着河南调配一些粮食先过去……」

    「官员俸禄先欠着……」

    「黄册……」

    「户部现在还有多少存银?」

    陈宗理闻言赶忙站出来。

    「回禀陛下,户部现在存银只有十七万三千四百八十三两……」

    老朱听到这话顿时一阵不耐烦。

    「那些零零碎碎的就不用说了,先拨出十万两采购纸张先修着,剩下的咱再想办法!」

    「诺!」

    陈宗理刚退下去,老朱就不耐烦地挥了挥袖子,结束了郁闷的早朝。

    只是临走之时将陈宗理单独拎了出来,打算回养心殿跟他再唠唠。

    然而,两人路过文华殿的时候,看到里边进进出出,一副异常忙碌的样子,老朱顿时来了兴趣。

    「咱有日子没见那逆孙了,陈爱卿跟咱进去看看!」

    「诺!」

    两人蹑手蹑脚进入文华殿之时,朱允熥正将脚搭在桌子上,优哉游哉地嗑着瓜子。

    ….

    在他旁边是文华殿的财政部尚书陈密,正捧着一份财政部的工作报告读呢。

    「启禀殿下,这个月明钢上缴利润八十万两……」

    朱允熥听到这个数,眉头不禁一皱。

    「怎么才这么点?」

    陈密见皇太孙这般不满,心里顿时一阵腹诽。

    皇太孙的胃口真是越来越大了,要是他爹的户部一个月有八十万两银子的入账,估计睡觉都能笑醒。

    然而,这就是文华殿。

    八十万两银子的进项,非但不能让皇太孙高兴一下,反而引起皇太孙极大的不满。

    躲在门口的老朱,听到这孙子连八十万两还嫌少,气得都想冲进去暴打他一顿了。

    「他那铁匠作坊这么赚钱?」

    「回禀陛下,据微臣的犬子说,上个月明钢商会净赚一百三十万两……」

    「嘶……」

    八十万两的进项,已经让老朱眼馋不已了。现在听到一百三十万两,老朱眼珠子都红了。

    「河北和山东还遭着灾呢……」

    陈宗理听到陛下这样说,下意识的附和道。

    「是啊!」

    「皇太孙向来仁义,一旦听说这两个地方的老百姓吃不上饭,肯定会康慨解囊的……」

    两人自顾自地说着悄悄话,另外一边的陈密则跟朱允熥解释起来。

    「回禀殿下,近期兵器、盔甲出货量锐减,仅有的农具和铁料收益,也只有这么多了……」

    朱允熥闻言「哦」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随即开口问道。

    「金陵煤业那边咋样?」

    「回殿下,金陵煤业的营收很稳定,这个月稳定在一百万两!」

    「不过后续的增长将会很难,只有冬天的时候才能出现增长了。」

    朱允熥闻言点点头,算是接受了金陵煤业的瓶颈期。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金陵煤业早就不是蜗居在京城的小作坊了,而是占据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市场。

    虽说现在挣钱更多更快,但也正如陈密所言,金陵煤业再想有进一步的发展将会很难。

    躲在门口的老朱听到这话,惊讶得嘴巴都能塞进去个西瓜。

    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不就是卖个煤球吗,咋一个月也能赚一百万两了?

    陈宗理倒是知道这里边的门道,毕竟替皇太孙管钱袋子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亲儿子。

    虽说他演戏似的打了几次陈密那混球,但父子毕竟是父子,打听点事还是不难的。

    「老陈,你说咱大孙手里现在能有多少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