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9章 法术研发-《你管这叫法术?!》
第(2/3)页
海雾散去,初升上海面的太阳投射下庄严的光辉,大地上的影子逐渐缩短,靶场上的同学多了起来……
10月6日,莫林没去靶场上练习,跑去城里找木匠做了根木杆,买了一条长度刚好100米的绳子。
定制木杆自带三脚架,放在地上后的高度为1.69米,与秋季联赛用的标准人形靶等高。
这也是狮心王国士兵的平均身高。
之前莫林以法师学徒为参照,猜测士兵平均身高有1.75米,但法师学徒通常12岁进入法术院校生活,伙食标准很高,青春期几乎天天能吃到肉蛋奶,自然长得人高马大。
相比之下,许多士兵出身贫寒,小时候一周都不见得吃一次肉,论身体素质根本比不过法师学徒。
不管怎样,10月7日凌晨,趁着靶场上空无一人,“鹰眼术”的完善工作正式开始。
莫林分别在100米、200米、300米……1000米的距离上竖起木杆,然后依次标记下它在狙击镜中的高度。
如此一来,针对联赛使用的人形靶,这副由魔法打造的狙击镜就有了测距功能。
为了完成这项工作,他不得不在靶场上持续往返跑,很快便累得双腿酸软,满头大汗。
相比这种肉体上的痛苦,施法所引发的精神疲劳根本不值一提。
10月8日凌晨,校准。
简单来说,莫林需要让改良版奥术箭的弹道,在100外与“鹰眼术”的准心交汇。
为了达成这点,他必须先将改良版奥术箭的弹道参数确定下来。
换句话说,在法术动能恒定的前提下,要把弹体的重量和外形敲定下来,如此才有恒定不变的初速度和空气动力学性能。
莫林适当减小了弹体质量和横截面积,以少量牺牲抗侧风性能的方式,换取了更高的弹头初速。
之后,就是通过大量的试射,不断进行校准。
在校准过程中,莫林也发现了新的问题。
就算青金石法杖能提供绝对稳定的射轴,握着法杖的手也会微微震颤。
这是真正的手抖!只要还采取常规的站立施法姿势,就没有办法完全消除。
这一小段插曲提醒了他,就算法术再怎么完美,作为最重要的“硬件”,法杖也必须做出改进。
10月9日,暂停校准。莫林把自己关在寝室里,画了一整天的草图。
10月10日,他换上自己的衣服,前往白河城最负盛名的巧匠——泽维尔先生的工坊。
“所以,这就是你想让我做的东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