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问题再次出现-《鲸梦》
第(2/3)页
而这其中焊接热循环实验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超厚高强度钢板本身就是焊接难度极高的项目,无论是对焊工的焊接技术还是对钢板和焊材的选择上,都是极为严苛的考验。
为了尽可能的完成这项任务,实际操作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毕竟赵景富面对的是一块厚度超过100毫米的超厚钢板,即便是只有二十厘米的焊接长度,需要消耗的时间也需要以小时来计算。
对于这一点,红安钢铁早就想到了,他们拥有强大的热模拟试验机,能够对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循环进行严格的模拟,并且对钢板的性能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在100毫米后超高强度海洋工程用钢f690成功定型之后,红安钢铁立即对其进行了一次焊接热循环和二次焊接热循环模拟实验,主要研究焊接热影响区临界再热粗晶区的组织和性能特征。
这是关乎到焊接过程中钢板性能变化的主要影响源,也是此次赵景富所要肩负的重要责任。
然而,所有的事情都不会像人们想象那样进行下去。
当f690进入实验舱之后,一个意外的数据打乱了人们欢喜的心情,钢板在二次焊接热循环作用下,临界再热粗晶区出现了大量的马氏体一奥氏体组织,这些组织沿着原始奥氏体晶界分布,严重破坏了钢板的低温韧性,导致热影响区内的局部脆化,从而造成焊接区域内的应力破坏。
这样完成的焊接会直接影响到最后的应力结构,一旦遇到恶劣天气或者是强力作用,这些焊缝就会对蓝鲸号造成极大的隐患。
虽然这种情况也在众人的考虑之中,但是出现了这种事情也是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毕竟如果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对f690的成分进行更改,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再来,这对于时间紧迫的红安钢铁来说,算是雪上加霜。
“韩老师,我们是否可以使用工艺调整,控制连续冷却时间和冷却后给以适当的回火工艺,则海洋就可以减少或分解块状马氏体一奥氏体组织,并可使热影响区的缺口韧性得到改善!”
面对这种情况,在技术分析会议上,有技术人员立即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