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章:心思各异-《大唐皇太子》


    第(3/3)页

    王安石笑呵呵的看着他,友善道:“耽搁李大人点时间如何?”

    宪兵司自从拆解之后,虽然权责弱了许多,但他们的地位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灵州军的诸人,对宪兵司依旧十分畏惧。

    李叔伯也不例外。

    他并不是太愿意跟宪兵司打交道。

    特别是王安石现在笑的很是阴险。

    这让李叔伯心里觉得很是不妙。

    “王大人,现在已经下值了,若是有什么的事的话,等明天上班了再说吧。”

    李叔伯说着就要走,但王安石身后的一队宪兵,却直接将他围了起来。

    “王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李叔伯心里一沉,面色十分不好看。

    “李大人,有人举报你泄露军情机密,所以不好意思,你得跟我回宪兵司接受调查。”

    王安石神情冷峻,给了手下一个眼神之后,两个宪兵立马抓住了李叔伯的胳膊。

    ……

    长安。

    会,虽然是在都督府开的,但仍旧逃不过李世民的法眼。

    皇帝在灵州的后手,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多。

    苏宁将姜熙月和一众官员的话,一字不漏的转述给了李世民。

    对于姜熙月这个儿媳的表现,皇帝是满意的。

    但是对于周方,以及灵州一众官员的表现,李世民就很是生气了。

    不管如何,他是皇帝,而灵州,也只是大唐的一府之地。

    这些人居然敢有这种心思。

    他们心里可还有朝廷?可还有他?

    李世民神色阴冷。

    这要是其他地方的官员有这种心思,哪怕是将当地血洗一番,李世民也在所不惜。

    但奈何,这些人终究是灵州的官员。

    唉……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

    他的思绪,突然回到了贞观四年。.

    当初,若是不让李承乾离开长安,可能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子了吧。

    皇帝苦涩的摇了摇头。

    苏宁暗叹一口气,接着汇报起了灵州的情况。

    “陛下,如今灵州各地巡防营和第一师,已经进入了戒备状态。”

    “并且,灵州军工厂也开始加紧生产装备甲胄,各个关隘,对于不是灵州本地的客商,也加大了查验力度。”

    “…………”

    从苏宁所汇报的种种来看,灵州的不臣之心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李世民心里的怒火越来越旺盛。

    这些人,可真是胆大包天。

    “李叔伯如何了?”

    苏宁叹了口气,小声道:“李将军被人举报,宪兵司将他带走之后,便迟迟未再有消息。”

    李世民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他刚刚还觉得姜熙月是懂自己的,但没曾想,现在这位儿媳居然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匪人终是匪人,胆大包天……”

    李世民喋喋不休的破口大骂着。

    而姜熙月做这些,其实也不是真的说准备要造反,她就是想给李世民,给朝廷一些压力。

    这等秀肌肉之举,的确是给了李世民一点压力,但同时,也激怒了皇帝。

    “传令,让神武军和安北军不要去追薛延陀了,令他们即可西进,半月之内,务必要赶到临川关。”

    “还有,将云中军调去蜀地,令他们与安南军一起防备吐谷浑。”

    “令虎贲军即可前往灵州,再调安西军,令他们即可东进,与虎贲军汇合。”

    苏宁心里一激灵。

    这前前后后派往灵州的士卒差不多十来万人了啊。

    这可不是什么小手笔。

    难道,皇帝真的是要收拾灵州了吗?

    苏宁迟疑了几息,而后李世民就神色冰冷的看向了他。

    皇帝的眼神,很是恐怖,苏宁当即一溜烟的跑去枢密院传旨。

    李世民站在與图前,冷冷的看向了灵州的位置。

    ……

    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这动静自然是小不了的。

    大家原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

    结果没曾想,李世民居然将这十来万人派去了灵州。

    这一下子,百官直接炸了窝。

    本来现在朝野上下就有着各种流言蜚语。

    有说李世民要废了李承乾的。

    有说皇帝只是想给太子一个教训。

    说来说去,说什么的都有。

    但不管说什么,那都只是猜测,都只是流言蜚语。

    但如今,随着十来万人被皇帝派向了灵州,一下子,朝野上下都开始议论起了李承乾要被废的事情。

    谁都想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这么做。

    废了李承乾,他又能立谁呢?

    这等迷之操作,令许多人都不解。

    但不解归不解,这关系该撇清还是要撇清的。

    前不久,许多人还拍着胸脯所以后唯太子马首是瞻。

    如今,这些人恨不得将跟灵州有关的东西全都从自己家里丢出去。

    李承乾跟朝廷沾染不深,大部分的人,和他也就是点头之交。

    大家本来就没多深的关系,想撇干净,自然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有几个人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比如房玄龄,比如尉迟敬德,比如秦琼,比如当着百官的面,跪在李承乾面前叩首服软的崔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