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章:身后事-《大唐皇太子》


    第(3/3)页

    人心不能寒,但政治风险也不能冒。

    如此一来,那只能借他人之口说出来了。

    李世民先是扫了眼程咬金,而后又觉得不合适,随即便望向了其他人。

    瞅来瞅去,须臾片刻过后,李世民的眼睛,放在了房玄龄的身上。

    他的身份,最为合适。

    并且,定然能懂自己的心思。

    当朝首辅,文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能混到这般地位。

    若是没有几分揣摩帝心的本事,房玄龄早都将李世民得罪的死死的了。

    皇帝一撅屁股,房玄龄就知道他想拉什么屎。

    说实话,这个时候秦琼的丧事的确不宜大办。

    但以他的功劳,若是不大办,那就是一种侮辱。

    如今军政分离,他若是张了这个口,定然会得罪整个武将集团。

    而武将和文官之间,因为军费之争,本就有了缝隙。

    如今要是按照李世民的心思,那这道缝隙,定然会迅速扩大成一道壕沟。

    这以后的日子,怕是就不好过了。

    但要是不顺着皇帝的心思,这以后估计更难过。

    唉,难啊难啊……

    当官不容易,当大官,更是难上加难啊…

    房玄龄心里一阵苦涩的权衡过后,站出躬身道:“陛下,秦将军居功甚伟,如今不幸故去,这后事如何处理,还望陛下明示。”

    李世民抽泣一声,毫不犹豫道:“叔宝乃国之基石,没有他,就没有今日的大唐,也没有朕的今日。”

    “传旨,追封叔宝为定安王,以一品亲王礼,陪葬昭陵,风光大葬。”

    追封王爵,李世民真的大方啊……

    武将集团心里一喜。

    如今大唐威服四海,天下承平日久,这些人,平日里心里格外的忧愁。

    他们就怕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不打仗,他们就无用武之地,无用武之地,那慢慢就会沦为边缘人。

    一但混到了边缘,那就会逐渐被皇帝遗忘。

    打仗不可怕,被皇帝忘了才是最可怕的。

    此次李世民对秦琼的身后事如此看重,看来,皇帝对他们这些武人,还是十分看重的。

    就在武将们稍稍心安之际,房玄龄不负期望道:“陛下,臣觉不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