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封王赐婚-《北宋钜子》


    第(1/3)页

    元祐二年九月中旬,两拨人汇聚永乐城,一波自北方来,二十余万,一波自南方来,也是二十余万。

    北方来的,是当年西夏攻破永乐城后掳走的大宋百姓,在简川的神助攻配合下,先后两波使团在狄咏的带领下对西夏强硬施压,这才有了月余功成的神速。

    南方来的,则是四方苦窑的罪徒,皆为老弱妇孺。半年来,燕云军临危受命,两翻大捷,付出了折损大半的惨重代价。故,简川于牛心亭大捷后,连续七道奏疏上京,终于促成了此事,三十万罪籍,皆已转良,同来永乐城,重分田亩,边关定居。

    如是,清苦孤寂的永乐城瞬间火热起来,简川对他们的规划早已做好,重建,即将开始。

    然当狄咏结果简川做出的规划书,翻看其内密密麻麻十余万字的蝇头小楷,顿时慌了神,犯了难。

    继而,紧紧抓住简川的手臂,慌张道:“贤侄你不能走,千万不能走,我这就上书朝廷,请朝廷正式下命贤侄总领永乐军政,你做的这些规划,出了你自己,普天下谁能完成?”

    这倒是简川没有预料到的,他已然尽力将这份规划做的详尽,堪称面面俱到,在他看来,便是一个平庸之人也能据此做好这件事情,然当听狄咏说后,他才恍觉自己忽略了两个至关重要的关键点。

    其一,简川的规划书,他自己觉得尽善尽美,然其内牵扯着极为深奥的建筑学,他自己信手沾来,别人却是如读天书,能看的懂才怪。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今永乐城内不是罪徒就是难民,吃的,喝的,住的,啥都没有,简川在,可携泼天之功向朝廷施压物资供应源源不断,他若离开,狄咏深知自己的分量,朝廷才不会在乎他这个没权没势的驸马爷呢。

    狄咏对自己的斤两拿捏的很清楚,他知道,一旦简川离开永乐城,那么眼下这永乐城内的数十万难民只会冻死饿死,唯一的出路便是四散逃荒,而若如此且不说简川这数月的努力皆成虚妄,朝廷也会成为天下笑柄。

    如是,简川顿时犯了难,诚然,他也不想丢下燕云军和眼下这数十万孤苦无依者于不顾,但他也想会汴京啊,苏茶儿还在汴京等着呢。再者,自己若是再在永乐城待下去,朝中猜忌之声必然发酵,假以时日怕是真就控制不住了。

    但所谓事急从权,将简川发现狄咏的能力确实不足以保全永乐城后,他也只能暂时留下,全权掌管永乐城的重建工作。

    而狄咏,索性也不行书汴京了,直接快马加鞭的赶赴上京,持国书上殿,先是交接了出使事宜,然后便振振有词的禀奏:“臣才疏学浅,难堪永乐城大任。且臣以为,当今之永乐城,唯简大人一人可堪大任。”

    闻言,百官哗然,只因狄咏这话说的,实在是对百官们的蔑视。故而,攻讦之声四起,狄咏却也懒的搭理他们,只是陈述实情,然后追问他们解决之道。

    继而掏出简川的规划书,交给闹得最欢的那几位,让他们翻看过后,在他们脸色阴晴不定时,讥讽道:“几位大人若能施为,自也可担此大任。”

    如是,百官静默,心中却是抓耳饶腮,怎么搞的?难不成我堂堂大送,离开简川就转不动了?

    帷幔后,高太后轻轻咳了一声,小皇帝会意,便道:“暂且散朝,此事,明日再议。”

    而至百官出了奉天殿,李公公则快步追上了司马光王安石范纯仁三老,低声说:“太后召三位大人坤宁宫叙事。”

    闻言,三老对视一眼,具皆叹了口气,真心是不想管,可太后召见又不能不去,于是乎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移步坤宁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