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着,他就拿起来几个豆荚,把皮给捏了一下,金黄的黄豆就在掌心里了,他惊讶地发现,这些黄豆颗粒特别大,比生产队的种的大豆至少大5成,看着就很神气! 而且这豆粒香气非常浓郁,豆香里还夹杂着甜,他忍不住把黄豆塞嘴里几粒,生豆子他也能吃下去一把。 太香甜了! “小梁,咱生产队明年也种这个品种,这简直太香甜了,粒大饱满,产量肯定不低,我看这一堆至少有300斤。” 刘青山太喜欢这堆豆子了,他要有点眼力见,机灵点,万一小梁一高兴,把这一堆都送给生产队了呢? 好像想得太美了! 他把麻袋放下,出去把镇上生产队的磅秤推来,又拿来两个簸箕,帮着梁晓南把豆荚装到麻袋里。 这一堆装了整整4麻袋。 刘青山提着麻袋一袋一袋地过秤,总共366斤。 “豆荚壳最多20斤,亩产肯定过300斤了。” 刘青山激动得简直想跳起来,去年都在学习、开会,地里庄稼都瞎在了地里,今年黄豆亩产也只有100斤出头。 往年种的好,最高也就达到亩产150斤,和梁晓南的黄豆完全没法比。 梁晓南微笑了一下,她有数了,她在小院子里种的黄豆,亩产600斤以上,种的那三茬黄豆应该有1800斤左右。 “青山哥,这366斤黄豆,我要留50斤,我弟弟营养不良,都不长个子,得补补;给周严外公外婆100斤,他那边家族大,少了分不过来;剩下200斤,一麻袋顶麻袋钱,一麻袋我想给咱镇上那些严重营养不良的劳力。” 刘青山激动得不行,问道:“你想怎么给他们?你要知道,营养不良,人可不少。” 现在都吃不上,就找不到几个营养良好的。 她把烧饼铺遇见的小琴母子的事说了一下,对刘青山说:“大哥,你把这50斤黄豆,给那些病人,别说是我给的黄豆,就说是生产队的关心,我不想惹麻烦。” 刘青山非常理解梁晓南的心情,现在形势太复杂了,好心未必是好事。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心里给梁晓南记了一笔功劳。 刘青山带走了180斤毛粮,回到生产队里,他做主给梁晓南又送了100个麻袋,一堆背篓、箩筐、簸箕,他也没有什么好东西给梁晓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