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梁晓南吃饭的时候,曹原说:“外面这些大米也是你朋友送来的?” “嗯,他们把麻袋顺带拿走了,大米留下了。”梁晓南心里汗汗的,幸亏没有监控摄像头,不然这些大米是“鬼”送来的吧。 “昨天的大米,谢先生煮了一锅,他说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的大米,不吃菜都能吃三大碗。”曹原激动地说,“谢先生说这些大米送给沈大师,沈大师非常高兴,他说拿没用的字画换这么好的大米,太值了。” 梁晓南笑笑没说话,大师说的话哪里是心里话,这些东西都是心头好,只不过现在没法子才换粮食吃而已。 她问曹原:“家里纸笔有没有?我想给家里写封信,省的他们着急。” 曹原急忙把信纸和钢笔都找来,信封和邮票家里都有,梁晓南写了两封信,一封给梁晓北,一封给杨瀚麟,告诉他们自己现在摩都玩,很快就回去,不要着急。 写完,把地址全部写了南峰镇,她估计杨瀚麟接到信,晓北的那一封直接会给晓北送去,不至于寄到大坑村,被人偷拆。 虽然她信里没什么,但是她不想叫想象力丰富的大坑村人知道自己的行踪。 她打算晚上继续去种地,但是今天不要种那么多大米了,连着两天,大米已经1000吨了,差不多够了,太累了,得歇歇。 今天晚上只种大蒜。 晚饭后,她给曹原留个纸条,又去会朋友了。 这次晚上她开车出去,找了一片旱地,几个温室大棚落地,她疯狂种了一晚上大蒜。 种大蒜比水稻省事多了,不用浇灌那么多水,工序少,她又有机械,一口气种了两茬,收获400多吨大蒜。 其中一茬她一不小心还弄了蒜苔出来了,结果蒜苔产出60多吨,大蒜减产了30多吨。 都收起来吧,蒜苔在冬季是很好的蔬菜,摩都这边大棚,但是肯定质量没有这么好,她的空间温室大棚,仅此一家。 盘点一下这几天疯狂种植的收获,现在她的空间里有大米1500吨左右,大蒜总共也有800多吨了。 天亮,她开车往回走,今天她要收工休息一天,每天晚上出来会朋友,谢浩匀不好奇?她不信。 今天没去鱼市场,直接开车回院子了。 曹原已经在院子里打拳锻炼身体,看见她回来,高兴地迎上来:“梁小姐你回来了?我马上去买早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