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青山和尤国庆都长了个心眼,搞了个对照。 一组是不施肥的,一组施了是人粪尿、草木灰肥足足的,一组就是浇灌“高产肥料”的。 浇灌灵泉稀释液的那一组,在一星期后就显示出完全不同的长势来,秧苗比其他两组高了一倍,粗壮,根系发达。 他们这才觉得肥力是多么重要,东方进出口公司的高产化肥确实有效。 尤国庆在5月初就和梁晓南商量过重开鱼塘,去年看到梁晓南从鱼塘开始发家,他想带着大坑村人养鱼,改善一下整个村的经济。 他们不占村里土地,把村头的那个干了很久的大坑利用起来,养鱼。 和梁晓南商量能不能合营? 梁晓南看着他们挖好的那个大坑,说:“你想怎么合营?” “你告诉大家怎么养,鱼苗、工夫、玉米糁子,都由咱村里出,你出技术,告诉咱们怎么养就行。” 这个也是好办法,望湖楼和鱼县饭店都需要鱼,梁晓南不能每天都困在鱼塘,村里派人看着算工分,既解决了饭店的需求,又解放了她的劳动力,村里也能得到灵泉液快速养大的鱼,双赢的好事。 “我拿一半的鱼。”梁晓南说,“村里同意我就提供技术,村里不同意,我无所谓。” 尤国庆说:“我要开会给大家伙说一声,我是完全同意,但是怕大家都不同意,闹事!” 养鱼这个事,就算是她要一半的鱼,也是村里求她,梁晓南肯定不求村里。 想着她的能量,尤国庆笑着说:“我也是建议第一批鱼你暂时不参与,大家看到养不出来,那时候再请你回来,他们服不服,都得服。” 梁晓南淡淡地说:“我不需要他们服气,我根本就不在乎大坑村人对我的看法。” (本章完) wap. /84/84899/28009830.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