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而已-《盛袭》
第(3/3)页
李盛袭摇了摇头,「也没什么意思,去按我的安排做事吧。」
她可没心思在外人面前揭自己祖宗的短,只是容治着实有些放肆。
所谓「太祖宠信潘淑妃,为之诛杀功臣」,「太宗杀淑妃以谏之,力保旧臣」,不过是太祖太宗联手做的一场好戏而已。
太祖末年,功臣做大,渐有跋扈之态,屡屡僭越。太祖担忧其有窃夺神器之心。
加之皇太子早死,太祖虽另立了太宗。但是太宗的威望到底不如当初的皇太子,一部分权臣虽臣服太子,却未必会臣服太宗。太祖怕自己死后,太宗不能将那些文臣武将收服,就选择提前朝权臣发难。
可是发难毕竟要有由头。
如果平白无故的出手,江山必定大乱。毕竟彼时李氏江山初定,北又齐国,西有西戎,都是虎视眈眈。杀权臣不难,难的是杀完那几个骄扈之心的权臣之后,旁人会不会觉得唇亡齿寒。
或许太祖在时,那些权臣还不敢作乱,但是太祖当时已是暮年,而太宗从前是当做臣子教养,怕是难以震慑。这个权利交接,也是难题。
所以圣上故意宠信潘淑妃,挑起潘淑妃和权臣的争斗。做出一副听信谗言的模样。
按理来说,这样铲除权臣更有可能给权臣落下话柄,以至于权臣造反。但是,这不是太宗出来收拾烂摊子了吗?
在太祖诛杀权臣的次日,太宗就设计「杀妖妃」,火速平息旧臣怒火,再「保下旧臣性命」,收拢人心。和太祖完成权柄交接,自此之后,太宗的储君之位,便稳固了起来,朝前朝后,得尽人心。
原本或许要大动干戈才能稳住的局面,就这样轻易化解。权臣杀了,太宗地位稳固了,余下的臣子对太宗也无不信服,一举多得。
太祖依旧是一个英明的君主,纵然有些小错,那也是瑕不掩瑜的太祖,太宗地位稳固且得了「仁」字的评价。
但是这一切,也不过是牺牲了一点太祖皇帝晚年的「英明」,和一个无辜的女人「而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