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万年王朝,天多一横-《我自桃源来》


    第(2/3)页

    ……不久之后……秋日午后的阳光依然温熏,落在身上暖洋洋的,然而束观翻看着手中的笔记,心底却有微微的冷意慢慢泛起。

    “光熹帝庚申年,冬,十月。白夷人携铁甲巨舰溯江而上,抵于荆城。荆城一日城破,数万大军溃于一旦,夷军,乱兵劫掠千里,生灵涂炭,中原骚然。我大华天朝万年传袭,何以短短数十年间国运衰败至此……”

    这是那位老秀才留下来的笔记中的第一句话。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束观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他脸上那些大大小小凹凸不平的麻子也就顺势挤成了一团,像一坨丑陋的牛粪。

    但依然无法掩藏牛粪之下那种名为疑惑的情绪。

    “大华天朝……”

    束观如此低声自语了一句。

    在束观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猜测过自己应该还是在地球,至于穿越到的时代,应该是清末民初。

    对于这个判断,他一直没有怀疑过。

    直到这一刻,在看了桃源村先祖留下的笔记之后,对于自己原来的判断,束观终于产生了一丝动摇。

    大华天朝?

    华夏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一个王朝!

    束观不是历史专家,但他在历史领域的素养,还是比普通人要高许多的。

    他此时脑中闪过的,不仅仅是华夏那些基本完成大一统的王朝,还包括南北朝时期的五胡十六国,又或者是唐末的五代十国的国号,甚至是某些少数民族在偏远地区建立的昙花一现般的小政权的名字,都在束观的脑中迅速过了一遍。

    然后束观很确定华夏五千年,绝对没有一个什么大华天朝。

    况且,他虽然不知道那“荆城“是什么样的城市,但一座城中能有数万军队,这就不可能是什么名不见经传的小政权。

    所以,自己到底是穿越到了什么地方?

    另外,除了大华这个束观从来没有听闻过的国号之外,这本笔记前面寥寥几十字的记载中,还有几处地方让束观极为不解。

    比如那句“万年传袭”。

    这根本不合常理!

    肯定是当年那位老秀才在吹牛。

    对于华夏古代文人写文章口嗨的毛病,束观还是了解颇深的,什么“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什么动不动就“呕血数升”还能奋力杀敌。

    什么“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令太后闻之,以啗太后”……这完全不符合科学嘛。

    反正古代文人兴之所至,为了让自己的文章看起来更有气势,那真的是张口就来,根本不会考虑合不合理的问题,如果真的用他们的描述来考据历史事实的话,是很见仁见智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