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争执-《贞观天子》


    第(2/3)页

    李纲的背后是太子系人马,温大雅的背后有谁呢?

    一个假窦抗而已,这完全是一面倒的情况,面对太子系人马的围攻,温大雅很快坚持不住,朝着皇帝拱手请辞,“陛下,臣才疏学浅,实在担当不得相国之位,还请陛下另择大贤。”

    温大雅也明白,他被人当诱饵了。

    相国,有那么好当吗?

    每一位相国的背后都代表着一方利益,他温大雅此番根本没有任何的准备,更没有一个派系支持他,他怎么可能上位。

    倒霉啊。

    温大雅主动退让,李建成很满意,现在只剩下一个李纲,那么父皇只能选择......

    “陛下,老臣以为,黄门侍郎陈叔达可任相国。”

    说话的是裴寂,李渊的好基友。

    听见裴寂提名陈叔达,李智云心知肚明,李渊果然偏向陈叔达担任宰相。他不禁微微感慨,二哥还是厉害啊,顺水推舟就能拉拢一位相国。

    李建成脸色霎时间变得非常难看,冷冷的瞥一眼裴寂,而后示意刘文静。

    裴寂和刘文静是人所皆知的冤家,在这件事情上,俩人在大朝上再度展开嘴炮。他们分别从李纲和陈叔达的过往履历,对大唐的功劳,以及做出的成绩等等方面,做出横竖向的比较。

    其言辞之锋利,让李智云大开眼界。

    这尼玛才是嘴强王者啊。

    吵了一炷香时间没有结果,李渊不得不喊停,他看向李建成,“太子以为呢?”

    “父皇,儿臣以为李纲更合适。”

    不需要掩盖的推荐,世人都知道李纲是他的人,这个时候还装作避嫌,那不是聪明,那是自欺欺人。

    李渊目光扫过群臣,落在几个儿子身上。

    “秦王,你觉得呢?”

    朝臣的态度很明显是两派,不需要再问,所以李渊打算问问儿子们的看法。

    李世民笑着道:“儿臣没什么看法,只要新相国能辅佐陛下,儿臣别无他求。”

    话音刚落,李元吉立马道:“那李纲最适合不过,他素来耿直,必能好好辅佐父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