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楚王还是不懂-《贞观天子》


    第(3/3)页

    老李呢,有些心塞。他以为楚王会提名一个,好家伙,直接来四个。

    说了等于没说。

    人群之中,工部尚书武士彟有些惊讶,他没想到楚王还记得他这个毫无存在感的工部尚书。至于中书侍郎唐俭、殿中侍御史裴矩、黄门侍郎杨恭仁三人则有些错愕,因为他们习惯了打酱油,万没想到自己的名字也会出现。而且,推荐的人还是楚王。

    他想干嘛?

    秦王在一旁低声提醒,“智云,你说的再仔细些。”

    潜意思就是,小老弟,你说的人不行。

    李渊也提醒道:“智云,这四人皆乃我大唐肱骨之臣,谁去都可以,你这是让朕做选择?”

    “儿臣岂敢。”李智云连忙擦擦鬓角的汗水,有些紧张。

    见状,李渊暗笑,智云果然还是不懂啊。

    “那你说说,谁最合适。”

    他之所以逮着李智云不放,并不是一定要李智云给他正确答案。他只是不想听太子和秦王吵来吵去,因为他根本没打算让太子和秦王的人去河西。

    李智云低头思考一会儿,说道:“儿臣觉得,裴公和杨公更合适一些。”

    “为什么?”李渊问。

    李智云道:“裴公曾在前隋开皇年间安抚岭南二十余州,经略西域,对外经验老道。杨公在前隋仁寿年间担任甘州刺史,熟悉西北情况。他们二人,再合适不过。”

    中肯之言。

    李智云说完,一时之间无人反驳。

    因为没办法反驳。

    毕竟,这是裴矩和杨恭仁履历上记载的,在场的人基本上都清楚,反驳不了。

    总的来说,他说的很有道理。

    文学网

    wap.

    /106/106347/27631332.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