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午夜杀机-《盛妻凌人》
第(2/3)页
“不会吧?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他就是演旦角的,谁敢把名字挂在他的名字之前?”向雪摇头不相信。
“正是梅先生脱颖而出声名大噪以后,才开了旦角挂头牌的先河。后来1927年选举产生了四大名旦,旦角的地位又进了一步,挂头牌的越来越来,才压倒了老生。不过传统的剧,还是有很多以老生为主角的。”
向雪觉得有点匪夷所思,不敢置信。可是接下去的两场传统曲目,一场《群英会》,一场《桑园寄子》,都是老生挑起的大梁,才让她不得不相信卫哲东的“扫盲”。
压轴的是陈老和项鹰的《霸王别姬》,向雪惊愕地看着舞台上的陈老,恁大年纪的老人上了妆,竟然显得很千娇百媚。如果不是见过真人,向雪打死也不相信,这个旦角的演员竟然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
剧终,向雪还觉得有点恋恋不舍。难怪京剧成为成为国剧,哪怕是由这些票友演出来,也觉得是一场听觉和视觉的盛宴。
“小生唱的时候怎么还要用假嗓子?”回程的时候,向雪虚心请教。
“你在江南,应该听过昆曲吧?”卫哲东没有立刻回答,随口反问。
“其实……昆曲我也不是很听得懂。”向雪汗颜地说。
“昆曲中,生这个主要行当的唱和念就是本嗓和假桑兼用的,不大懂京剧的人,往往会觉得他们唱得有点像旦角,少了点阳刚之气。甚至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还有人主张废除小生的发生方式,幸好没有成功,不然大家伙儿全都唱须生去了。”
“原来是这样,京剧小生的这个行当,倒也真有意思。”向雪干笑着说,“虽然我只是一个外行,不过我觉得今天的票友们演得也很动感情。难道专业的演员,演得更好?”
“那倒也不见得所有的专业演员就比得上票友。”卫哲东耐心解释,“京剧界不容易进入的,有很多传统的规矩,必须磕头拜师,或者进入科班,由师父教导训练,得到认可以后才能够正式入行。所以别看陈老孟亚男他们的艺术造诣其实已经很高,但依然只能被称作票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