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秦丰接着说道:「研究团队的后续计划是要设计一种将大脑信号转化为行动的设备,已经明确两个应用方向。一是恢复人的视力,二是帮助无法移动肌肉的人控制智能手机等设备,甚至恢复脊髓受损者的全身功能。」 这项技术走向成熟之后,最初的使用者将会是那些失去四肢的人,让肢体瘫痪的人能够重新站立起来行走,这对于残疾人来说无疑是重生一般,相比较而言他绝对愿意为了能够摆脱轮椅和能够生活自理去承担那些风险,就算真的能被人读心又何妨?隐私和这比起来算得了什么? 方鸿的目光从材料移开,看向秦丰问道:「恢复视力方面的应用,针对的是后天失明?先天失明者能否有效?」 秦丰旋即说道:「要看情况,即便是先天失明的患者,只要他的大脑皮层中感知视觉的部分仍然存在,就有恢复视力的可能性。目前该研究型号的脑芯片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植入头骨内部,手术本身并不难,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就能搞定。芯片上有上万根微电极与大脑的神经元连接,然后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调控。」 他补充道:「未来这种技术也可以做成无创的或者是穿戴式,不仅是患者能用,健康的人使用也能获得增强,成为互联网的接入终端设备,这也是脑机接口技术的终极目标,当然技术也非常难以攻克。」 方鸿也看完了材料,将之放一边后思量着沉声说道:「这个团队还是有东西的,目前世界上没有哪家科研机构做到利用比头发丝还细的柔性电极做侵入式脑机接口的,解决了排异性和损伤问题 的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效果要比非侵入式好。」 所谓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说白话一点就是要物理意义上的「开脑洞」,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说白话一点就是穿戴设备,比如类似穿戴式头盔什么的。 秦丰也点点头说道:「大脑颅骨对脑电信号的阻挡是物理性的,不开颅就很难精确探测到大脑电波,也无法有效刺激大脑神经元形成视觉。」 方鸿顿时话锋一转:「那就是技术还不够到位,还得继续研究技术攻关。侵入式脑机接口作为类似心脏起搏器一样的医疗设备还好说,辅助特定人群,阻力不会那么大,目标群体也是少数特定患者人群,且他们也迫切需要。」 「但作为类似智能手机、电脑一样娱乐终端设备,面向全面健康的非特定群体,来自各种各样的阻力都会非常大,站在消费者的视角下去看,好好的非要给脑袋开瓢,那他宁愿不用。」 「被他人读心、个人隐私全无、晚上做梦都被植入广告等等,这些还都是次要的,人们最为担心的是害怕成为‘缸中之脑"被他人控制而全然不知,甚至知晓也无能为力,哪怕这种可能性极低也不会有太多的人愿意尝试,这种恐惧实在太过于令人窒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