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要知道,这可是一天的运营成本,不是一个月,更不是一年,如果五代模型每天的运营成本按照3个亿来算,一年下来光是运营成本就得一千多亿。 这时,秦丰说道:「现在的一大痛点,就是算力资源的严重不足。」 陈宇点头道:「对,现在卡住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也包括虚拟世界产业链的建立,主要门槛就是算力资源的不足,需要更强悍的算力芯片,尤其是虚拟世界的运营对算力需求实在过于恐怖,简直就是算力黑洞。」 「我们现在这个场景放在当代虽然很惊艳世人,但严格讲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虚拟世界,前面是要带个‘伪"字的,伪虚拟世界罢了,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虚拟世界沉浸式体验,不只是脑机终端的技术突破,更是庞大的算力需求,在当下算力资源的基础上增加一千万倍的算力资源都够呛。」 顿了片刻,陈宇补充说道:「总的来说在现有计算架构下,要达到理想状态的庞大算力需求,几乎不可获得。」 末了,方鸿开口道:「就是说这么庞大的算力需求,还是得靠量子计算机的底层技术突破才能解决,对吧?」 陈宇点点头:「可以这么说,现有的计算体系无论是能耗、效率,在庞大的算力需求面前几乎是不堪重负,如果没有底层技术的突破,硅基芯片和冯诺依曼架构基本上就是人工智能的天花板,而且对电力的消耗也是尤为恐怖,等于是用马拉着高铁车厢跑。」 显然,陈宇的看法很明确了,真正的虚拟世界和强人工智或者说通用型人工智能能想要实现,还是要底层技术突破,冯诺依曼架构下的经典计算机算力有限,且对能源电力的消耗也很夸张。 而他说的底层技术突破就是量子计算机,矩阵量子也在死磕量子计算机这条赛道,这家公司去年全年的研发投入仅次于星宇科技,也是很夸张的投入规模。 末了,方鸿淡定地说道:「现在说虚拟世界、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这些还太过遥远,我对你有信心但短时间内也不大可能会有大的突破,这点我心里有数你们心里更加有数。」 众人点了点头。 方鸿接着说道:「不着急,慢慢来,量子算计、强人工智能这些慢慢研究就是了。现在能上一个‘伪虚拟世界"那也是巨大的飞跃,仍然是断档级领先于世界领先于其他人的。关键是在于要证明现在的路子具备可行性与否,现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