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梦前生(二)-《贮金闺》
第(2/3)页
庸人自扰我独醉,风情万种和衣睡。
有着屈子那种举世皆猪我独清的情怀,也有着王子乔那种卓然风流的姿态。
纵使,纵使他认真跟随在父亲身侧,学习书法,纵使他比不了五弟的才华横溢,风流天成,纵使世人说他平庸无能,也没什么重要的吧。
“世人都说你配不上我。”在谢令姜骄矜温柔的说这句话的时候。
王知音也能够朗笑如清风的回答。“那又如何?”
是啊,那句那又如何,大概是竭尽了毕生的勇气。即使他内心有恐惧,有自卑,有许许多多的悲伤。纵使也曾听过那个傲气凌人的大娘子,在天青色的烟雨里说道“你虽没有见过,我却比比见之。”那是对他的平庸的不满与嘲讽吗?在他被雨淋得透心凉的时候,她却回头递给他一把油纸伞。那般动听悦耳的仙音,她说:
“既然你有这般好手,能诗能画,能吟能唱,还是莫要使他遭受风雨的打击。”便离开了。
那孤傲的美人一身素衣,站了起来,衣袂飘飘,在这烟雨里,走了。
王知音啊,王知音,以为这一生只要寻觅到一知音便可满足了,可是突然觉得有些后悔了。
当兰亭集会,他看着少女坐在亭子上的时候,才觉得心痛吧。他第一次萌生了一个念头,这一生,若是能够拥有这样的女子,那么他再怎么平凡也不会平凡了吧。
提笔作画,他表真心:“荘浪濠津。巢步颍湄;冥心真寄,千载同归。”
他几乎没有在什么地方表现过自己的才华。因为王家不需要每个人都那么有才华,更何况父亲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五郎又是不输人前。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就是他什么也不争的性格,居然,居然可以得到美人垂涎。
他曾经和几个兄弟一起去拜访谢太傅,也知道谢太傅的评价是听过他和兄长多谈世俗事,王知玄只随便说了几句问候寒温的话。离开谢家后,客人问谢安王氏兄弟的优劣,谢安说:“小的优。“客人问原因,谢安回说:“大凡杰出者少言寡语,因为他不多言,所以知道他不凡。
五郎在前,就让人觉得珠玉在前,朗然照人,于是他什么风采也不曾有。
五郎从父学书,天资极高,敏于革新,转师张芝,而创上下相连的草书,媚妍甚至超过其父,穷微入圣,与其父同称“二王“。时人如是说。
就连写字,他王知音也只是得了一个韵字。
后来,五郎似乎是动了心。谢令姜那样的女子,怎么能够不动心?能文能武,颜色又好,家世显赫。只是表妹郗道茂却是青梅竹马,他又心系着那个女子。
那日他夜读左思招隐诗,忽然想起了在戴安道家做客的谢太傅,便趁着大雪前去拜访。但到其门口而不入,只留下几乎堪称天下风流之典范的一句话: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谢太傅心中有了定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