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读书人的心眼-《大宋世祖》


    第(3/3)页

    “青春已辞淮水湄,底物遗我堪解颐。风味不除惟白堕,典弄犹在有黄鹂。老夫只觉禅坐好,儿辈争论句法奇。到处何曾问炊米,半生人笑北湖痴。”

    吴则礼也不推辞,挥毫写下一首诗,引得众人纷纷叫好。

    躲在人群里的赵似冷笑两声,不屑地说道:“写得什么玩意。叔通,吴则礼的履历,你记得吗?”

    “大官人,吴则礼,字子副,兴国州(今湖北阳新)人。以父荫入仕。元符元年(1098)为卫尉寺主簿。后拜在小苏公门下,天启六年外放地方...”宇文虚中广闻强记,很快就把吴则礼的履历背出来了。

    “以父荫入仕。”赵似目光闪烁,“这次宴席,谁掏的钱?”

    于化田在旁边禀告道:“大官人,楚州商铺贡献了一部分,其余来自楚州州衙的职田。”

    “职田?”赵似沉默不语。

    职田是宋朝沿袭前唐旧制,按官职品阶授予官田,用来补贴官员俸禄,达到“高薪养廉”的目的。其实弊端重重。

    天启新政后,几经改制,也只是把职田从某位官员的名下收归到某衙门名下,再按官阶高低补贴,并没有完全废除职田。

    看来职田改革的时机到了。

    赵似又看向另一人,“那个范宝印,是盐城知县?”

    “是的大官人。”

    “盐城是淮盐重地,他不在任所忙公务,跑来这里拍马屁?诸多报告里说,淮盐现在出现很多弊端,看着范宝印这副德性,相信这弊端轻不了!”

    吴则礼得了众人吹捧,尤其说他的诗真像“欧体”,更加得意,刚才的不快都被抛至脑后。

    “你想做欧阳修,我看还差得远!无欧阳修之才,却妄想欧阳修之名,真是想瞎了你的心!”

    突然一人站起身来,扬声说道,声音传遍众人耳朵,吴则礼听得是又气又急!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红甘泉:

    wap.

    /105/105839/28080060.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