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队组成-《不成气候的发明家》
第(2/3)页
无人机是由碳纤维为主的材料合成。这种材料轻如塑料却比钢铁坚硬十倍,并且比钛合金更加耐高温。
叶枫和他的队员坐在后方的信息控制装甲车内。一车十五人一名驾驶员、一名医疗兼后勤、十三名操作人员。驾驶员和医疗后勤人员在驾驶舱,其他人在控制舱。
一般控制舱排列顺序是前面是四个无人机操作人员。四名操作员围成半圆形面朝向圆外,无人坦克操作员座在半圆圆心位置,后面是三列,中间一列两名,两边各三名,一共八个机甲步兵。控制车有陆地型和空中型两种。
叶枫他们坐的是陆地型信息控制装甲车。一般前进基地距离前线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距离,基地周围有守卫部队。
通信是通过量子加密的中微子通信系统。现在的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第四代卫星导航系统不仅仅通过卫星获取位置信息。通信信息和敌我识别应答系统中也都叠加了位置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后方分布式信息控制中心叠加实时数字地图综合计算出来的结果。所以比以前的单纯卫星定位技术更加精确。
这时的计算机也是使用的第二代计算机叫智能总线计算机。这个计算机是叶枫发明的,专利号是201910674042.6这种计算机总线可以使用各种无线传输设备传输信息。终端只是一个显示和输入设备,所有的计算都是传输到信息中心处理。
这种方式有三个好处。一是信息中心处理能力强可以很快得出结果回馈给终端。二是敌人获取了前端设备也无法获得数据信息从而保证了信息安全。三是信息中心可以兼容各种计算芯片,所以盎撒子国单个计算芯片计算能力更强的优势也变得无所谓了。更重要的是这改变了操作系统的形态,打破了盎撒子国操作系统的垄断。
叶枫他们小队和其他小队一字排开向前推进。小队前进前先由无人机探路,无人坦克上的变波相控阵雷达扫描建筑,探测建筑内是否有隐藏敌人或威胁。
变波相控阵雷达是一种可以同时发射和接收不同波段雷达波的雷达。不仅有普通多普勒雷达功能,还可以红外和夜视成像以及一些遥感技术。当然根据一些波特点和功率问题,有的成像距离较短有的距离长。这种雷达是第四代可变波频分多路雷达,这种雷达也是古娲国率先研制成功的,比起前几代雷达有了质的改变。
其他国家还在使用第三代目标搜索雷达,这里简单讲一下前几代雷达,第一代雷达诞生于第二次轴同大战时,当时雷达就是简单利用声波发出到反弹回来所用时间来确定距离。即s=ct/2距离等于光速乘以雷达发出电磁波到接收到返回波时间除以二。对对方速度等信息无法测得,而且抗干扰能力极差。
后来盎撒子国的人想通过飞机携带雷达以提高预警能力,但发现雷达在空中很容易受到地面返回雷达波干扰。后来利用多普勒效应发明了多普勒雷达解决了这些问题这就是第二代多普勒雷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