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再作诗-《逍遥郡马爷》


    第(1/3)页

    一场闹剧就这般结束。

    接下来,淮南城三十余家书铺,尽数归于飞鸿。

    而《三国演义》此书,也随着他们的渠道,从周遭郡县开始,迅速火遍大乾。

    只不过,这需要些许时间。

    ……

    一天清晨,虽说还未下雪,却有霜降。

    南山居的天气,着实有些严寒。

    若无火炉,顾北川怕是难以提笔。

    近些时日以来,随着《三国演义》传播越来越广,顾北川的更新任务也随之加重。

    他得保证书迷们有书看!

    这样《三国演义》的热度才能居高不下。

    砰砰砰!

    就在此时,书房的门被敲响。

    顾北川听见声音,略有皱眉,停下笔来,道:“进来。”

    “学生仁义,拜见恩师。”

    见来的是甄仁义,顾北川脸色缓和了不少。

    这个孩子,虽说出身商贾,但难得有一颗赤子之心。

    将来若是为官,应当是个能造福一方的好官。

    且读书用功,在十余名子弟中,成绩向来名列前茅。

    “春闱在即,最近可有好生用功?”

    “回恩师的话,学生近些时日夙兴夜寐,日夜不缀,已经将您所著笔谈,背诵了大半。”

    “嗯,还算用功。切记,此书要好生背诵,直到春闱之前。届时自可叫你等在诗词一科上,不弱于人。”

    “此次来找为师,可是书中有不懂之处?”

    “非也,恩师所作笔谈,通俗易懂。若学生这还看不明白,当真是白读了这么多年的诗书。”

    “那你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恩师,您是否忘了,上次学生所说,江南文坛魁首,五柳先生设宴相邀一事?”

    甄仁义这么一说,顾北川就记起来了。

    当时已是年关之后,甄仁义等人自江南郡回来,曾和自己提过此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