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成了过去四九城内,皇亲大内的特供了。 听得孟瑶这孩子都傻了,捧着茶盅愣是不敢喝。 吴远先照旧跟金大妈盘了会道。 相比于那爷的子嗣不兴,金大妈可就幸福多了。 她有仨儿子。 而且这仨儿子都阴差阳错地跟了她姓。 都姓金。 这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养得跟闺女似的,也就是前阵子鼓动金大妈挖宝的,是大儿子,叫金大宝。 二儿子嘛,稍微有点出息。 仗着小时候胡同串子的经历,胡闯瞎闯的,如今正在倒腾建材。 这话让吴远听着,怎么跟供应地板的金老板有点像呢? 于是吴远就问金大妈,二儿子的名号。 说是叫金二关。 一听这名,吴远发现,跟金老板对应不上。 但除了名字,旗人身份什么的,倒是都对的上。 不过吴远也没深究。 就听起金大妈说起小儿子,如今正在八达岭当导游,赚外国人钱,直接就是美刀、外汇券。 以至于见得老外多了,愈发看不上家里这破落院子。 干脆带着女人,在外头住了。 十天半个月的,也未必能回来一次。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吴远算是听出来了,顺便着对金大妈的改造需求也有了个初步的把握。 接着跟着金大妈一通转悠下来。 初步估计,金大妈这院的工程量,要多于那爷那院。 毕竟这边连同金大妈一起,要确保起码四间卧室。 照金大妈那意思,即便老二老三一年未必会回来住,但这房子得给他们留着。 做到一视同仁。 显然金大妈还是希望吴远能把院子改造得,吸引俩儿子回来住的程度。 当然,这话金大妈没说出口。 吴远却是看出来了。 最后也是跟那爷家一样,收了一万块的定金,在腾达办事处立个项。 这一通忙完,下午三点来钟了。 两万块钱,搁二三十年后,看起来不多的。 搁现在,那就是笔不菲的巨款。 加之早上吴远刚强调过的办事处附近鱼龙混杂的境况,邹宁就坚持把这钱存到银行账户上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