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3月15日,恼人的小雨终于停歇了。 按照约定的日程,姜宽过来采访的时候,顺带了一份首都日报过来。 上头在头版的右下角旮沓里,登出了一则简短的通讯。 盛会落幕后的亚运村,或将开发转为社区。 整条简讯,短短一百来个字,可谓是真的言简意赅。 好在这一百来自之中,该提到的人员和单位,都提到了。 也算是达到了新闻的完整性目标。 只是这时效性,实在令人难以恭维罢了。 由于吴远对本身自传性的采访,本就存在抵触。 见状就跟姜记者商量说:“咱们能不能换个角度?就比如盛会落幕后的亚运村,将何去何从?” 一听这话,姜宽是心有疑虑的。 这般开放性的标题,是很容易引发其他笔者口诛笔伐的。 到时候万一风向不对,自己想拉都拉不回来。 吴远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不等姜记者说出来,就建议道:“其实咱们不怕有人发表对亚运村项目不利的报道,咱们最怕的是没人报道、没人关注。” “只要这个项目持续有热度,我们腾达公司在开发过程中,再陆续拉些哈塞尔这样的合作伙伴来站台,这口碑是会慢慢逆转过来的。” 姜宽眼前一亮,语出由衷地道:“怪不得梁主编一直说,吴老板是个有想法的人。果不其然,听您这么一说,简直就是行家呀,深谙新闻炒作的精髓。” 感慨之余,姜宽很快调整了此番采访的内容。 既然关注点转移到亚运村项目上了,吴远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直到采访结束。 姜宽依旧意犹未尽地道:“吴老板,假以时日,您真愿意接受自传性的采访,请一定要给我这个机会。” 吴远哈哈笑道:“当初梁记者也这么说,可如今,她成主编了,就不再提这事了。” 姜宽坚持道:“别说是当上主编,哪怕是当了总编,我这初衷也不改。因为我对您,实在是太好奇,太崇拜了。” 身为记者,都是懂得挑拨谈话人情绪的。 好在吴远对这一套,早就敬谢不敏了,闻言不咸不淡地道:“以后有机会,我一定第一个找姜记者你。” 愉快地采访刚刚结束。 姜宽刚刚消失在楼下的车流之中,金老板便跟着找上门来了。 “吴老板,吴老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