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西凉汉子,还是靠近匈奴聚集地的汉子,谁不是刀口舔血这么走过来的? 如果是,半个月前的张绣,已经厌倦了勾心斗角,不想再跟中原的诸侯们打生打死。 那么把对手换成匈奴,换成乌孙,那么张绣绝对是打了鸡血的那种。 长居边关的人,谁跟异族没点血海深仇? 譬如汉武帝,当年征伐匈奴,为什么士卒当中,多是边关子弟?不就是为了上战场不怯场,拿命干嘛? 其他地区,例如江东的弟子过来,让他们打匈奴怎么都得做做动员,说说匈奴的残暴。 如果是边关的子弟,啥话都不用说,直接一句干匈奴,这些人就敢拿着武器嗷嗷的往上冲! 正是这一股子不要命的气势,才能打得匈奴,乌孙,鲜卑嗷嗷哭。说出那一句一汉顶五胡的话。 所以,此时的张绣知道,天子的亲军被匈奴人偷袭,打了一个大败,他啥话都没有说,直接就把天子御赐的铁甲,长枪给拿了出来。 看着在弘农校场内,排列整齐的飞熊军,张绣意气风发。 这仅剩的三千飞熊军,作为他叔父留给他的亲信,张绣一直都挺看重的。 之前他想要把这支飞熊军交给刘协,但是刘协知道这飞熊军一个个桀骜不驯,典型的是西北汉子的作风。 再加上,这支飞熊军,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张济留给张绣的私兵。 张绣手里其他的西凉兵,刘协可以收,但是这支飞熊军,刘协想了想,还是交还给了张绣。 没办法,张济作为飞熊军的上一代当家人,自董卓之后,在飞熊军里的声望就很高。 而且,张绣算得上是投诚,你一点私兵都不给张绣留,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更重要的是,刘协有玩家大军,他还真看不上这三千飞熊军。 于是,各种巧合之下,张绣保留住了整个西凉军当中,最后的一支精锐飞熊军。 这些人,都是十年以上的精锐,个顶个的精兵。 那一身银白色的盔甲,巨大的斧头,连整个脸都挡住的覆面盔,看上去就是那么的吓人。 张绣站在高台上,看着底下的飞熊军,意气风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