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举办恩科(3)-《大奉太子爷》


    第(1/3)页

    一个月后,在各地的府城乡试。

    三个月后,在京城举办会试与殿试。

    这是大奉朝的一次恩科,也是皇帝为天下学子还有寒门弟子打开的一条新路线。

    每个人都有了盼头。

    家族有基业的,想要壮大,想要光宗耀祖,就得参加恩科。

    家境不太好的寒门弟子,想要恢复往日荣光,也要参加恩科。

    寒门,指寒微的门第。

    专指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也叫庶族,并非指贫民阶级。

    似顾乾这样的,就是贫民大众家的孩子。

    真正的寒门,就算日子过得再差,也比寻常百姓家的日子要好很多。

    在古代的文盲率很高。

    哪怕是郭天翊记忆中的古华夏,在近现代都有大量的文盲。

    所以,普通百姓家里想要出一个读书人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不是每个人都有顾乾这样的天赋,在私塾里打杂都能学到知识。

    但是,整个大奉太大了。

    跟顾乾一样的人,加起来也有不少。

    除此之外,所有的地主阶级,士族阶级也行动了起来。

    河北道,广和府。

    这里是当初晋王联军与秦王鏖战十几日的主战场。

    城中的诸多设施包括城墙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百姓们的生活与经济也因为战争遭受不小的打击。

    现在,这里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城内各种小贩的叫卖声络绎不绝。

    原本应该热闹的坊市今天却没有几个人影。

    秦一川走到了一家卖肉的店铺,出声道,“刘掌柜,给我来两斤五花肉,剁肉馅...”

    “原来是秦公子。”

    “秦公子今日怎么买这么多肉?”

    刘屠户看了眼黑眼圈很浓的秦一川,随手割下了一条肉,边剁边问道。

    以前秦一川也经常来买肉。

    但每次都不超过一斤。

    且每半个月才买一次。

    因为秦一川的家族没落了,但也是城中的士族。

    刘屠户的地位低,对秦一川还是很客气的。

    他记得在十年前,秦一川的父亲还是很威风的,家中的产业也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