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老将寒心-《三国之我非豚犬》


    第(3/3)页

    年轻人说着环保双臂,有些不屑,“那几个当兵的来了后,按照楚侯的政策,清查人口、土地。那些来路不正的,都被收回官府了。然后他们又释放佃户,分配土地。”

    “高寡妇得了十五亩地,不只是她,村里那些以前是佃户的,都分到了。这不,三老又要想办法给弄回来呗,不过这次可不用和王家分了。”

    佃户,或者是因为天灾,或者是家里没男人,再或者是因为其它的,各种各样的原因,成为了佃户。在村里,这些群体就是弱势群体。

    三老的要求是德高望重的老者、长辈。但是,在这个以名声举荐的时代,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德不配位的。人都有私心,人性贪婪、黑暗,掌控了村里的话事权,怎么能不给自己家里谋取些好处呢?

    三老也不是傻子,那些家里有青壮、男人的,他们也不拾跺,就逮住那些个破落户整!其他的村民,也不会因为这些不关自己的事,去得罪在村里实力前大,在外头背靠世家的三老。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家谁不为了生活奔波?顶多,去凑个热闹。

    黄忠听完青年的赘述,走上前去,一把推开挡在身前的百姓,就要往前头挤。身后的几人赶紧抽空跟着往进挤。被推搡的百姓,看到几人的衣着华丽,虽然面带不满,却也不敢开口指责。

    人群围起来的高台上,武道馆已经被烧的支离破碎了。黄忠几人甚至可以闻到,有些香味的木气,这道馆修建的时间不长。残垣断壁下,道馆里的几十只牌位,还依稀可见,有的被烧的只剩下了木头底基。

    黄忠双眼瞪得通红,这些可都是战死沙场的将士啊!刘琮为他们修建陵园,修建武道馆。黄忠活了大半辈子,只见到了刘琮这么一个,对士卒如此优厚的君主。

    每当想起手下战死的儿郎,黄忠都会去武道馆或者陵园祭拜、默哀,来缅怀昔日的袍泽。尤其是在武道馆,夜里的烛火下,跪在道馆的黄忠,好似真的可以和死去将士的灵魂进行交流。

    在深夜的烛火下,黄忠坐在武道馆,能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宁!他甚至觉得,军人战死沙场,死后归宿在这里,是莫大的荣耀和幸运!

    眼前的一幕,让黄忠觉得愤怒,他好像听到昔日的袍泽在他耳边哭诉。

    为什么,我们死后都不得安宁?为什么,我们战死沙场,连个归宿都不允许有?为什么,不能再看看我们深爱的土地?

    愤怒只是片刻,然后是无比的寒心。将士们拼命守护的是什么样的百姓?值得吗?

    /101/101194/28940696.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