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这可真是,幸福的烦恼-《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第(2/3)页

    这将决定来年春日的诸多事宜。

    ……

    衙署正堂。

    曹操自然也无心再看书简公务,心中思索着如何接见那位自颍川来的郭奉孝。

    既再志才口中是高士,而且为人颇为狂放,竟曾经痛骂过袁绍麾下谋士。

    怒而离去。

    如此不羁心性,宛如野马。

    若能令其收心归附,从此如文若、志才、伯文一般跟随左右。

    勠力同心。

    那,同样也是一段佳话……

    “该当倾注其力,礼节备至才行。”

    说话间,荀彧到了。

    还没等他开口,曹操当即招手,“文若来。”

    “快快快,今日有大事相商。”

    荀彧先是一愣,而后思索了片刻,试探性的询问道:“可是,主公也听闻了关中大旱,百姓饿殍遍地,尸横遍野?”

    曹操看了荀彧一眼,脸上那一点微弱的笑意慢慢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忧愁之色。

    木然点了点头后,感叹道:“当真如此?”

    荀彧郑重点头,曹操这么回答他就明白了。

    主公还不知有何大事,但已明白关中不安定,时机自然要到来。

    “可悲。”

    “听闻黎民百姓如此,心中忧虑啊。”

    说完站起身来,脸上是按捺激动之色,快步走出蒲团之外,在案牍前拍了拍荀彧的手道:“此为乱象。”

    “关中必定怨声载道,天子蒙难在长安深宫,李傕郭汜又不得士族之心,来年或可攻豫州,继而西进长安,迎天子东归了。”

    这等大事,诸人都记得徐臻的那个理念,并非是天子有所求,方才动身相迎。

    而是应当提早做好准备,尽力促成此事,于是便可奉天子以令不臣。

    占据天时,占据民心。

    只要人心还向汉,就可以占尽道义,无论攻守都可稳固,百姓安定不流离,数年之内当世士人聚也。

    “不错,”荀彧脸色顿时安定,既然主公心中已经有论断,此事已不用再商议。

    若是日后还有别的谋臣有不同之见,荀彧也有底气去与之辩驳。

    这已经不是猜测到曹操心思了。

    已算是明言了。

    “待开春之日,必当取豫州,继而西进面见天子,”

    荀彧安然拱手,也无需多劝,将自己心中所想说出便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