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围杀魏军 车骑未退-《糜汉》


    第(2/3)页

    正因为有着这个推断,张苞与赵统才会向邓艾提出那个建言。

    可很明显,邓艾有着自己的想法。

    “二位将军有所不知。

    艾自来到宛城以来,曾多观司马老贼用兵。

    数月以来,我军多番猛攻宛城,却皆被贼军击退,这除去宛城乃坚城之外,还因为司马老贼是善守之将。

    凡善守之将,性格必沉稳。

    以司马老贼的沉稳,他不会贸然对我军发动袭击。

    今日前来袭击我军的贼军,非多非精,岂不异也?

    据我所料,今日贼军之袭击,乃是司马老贼示弱之举。

    我军不宜掉以轻心。”

    邓艾耐心地为张苞与赵统,解释了一番他的看法。

    其实在一般的将校面前,邓艾的性格是颇为倨傲的。

    这也没办法,邓艾在投效糜旸之时已然成年。

    糜旸能改变邓艾的人生轨迹,却没办法扭转邓艾已经定型的性格。

    只是出于对糜旸的敬重,一向倨傲的邓艾对糜旸重视的人,却也会尽量保持着谦逊。

    张苞与赵统听完邓艾的话后,思索良久。

    而在思索良久之后,张苞与赵统发现他们还是对邓艾的担忧不太理解。

    这是因为在以往的作战中,这二人压根就没关注过司马懿是什么样的人。

    况且每个人在谋略上的天赋不同,他们就算关注了,恐怕也很难有邓艾这般敏锐的判断。

    不过见邓艾虽结巴,但还是一字一句地为自己解释,张苞与赵统倒也没继续再劝。

    他们是糜旸的好友,应该相信糜旸的眼光。

    ...

    数十里的距离,对于逃命的骑军来说,一日就可抵达。

    就在当天夜晚,苦苦等候的司马懿就收到了消息。

    不出预料的是,他派去追击汉军的兵马遭到了惨败。

    惨败的消息不仅未让司马懿苦恼,反而还让他的脸上浮现喜色。

    司马懿的奇怪表现,又让一旁的司马师疑惑起来。

    之前司马懿在派出骑军追击汉军时,司马师就曾劝过司马懿:汉军有序后退,若不派精兵追之,难以奏效。

    但司马师的这个建议,却是被司马懿无视了。

    而当如今追击失败的消息传来后,司马懿却不恼反喜,这是为何?

    司马师当即向司马懿问出了心中的困惑。

    这次司马懿并未无视司马师。

    心情大好的司马懿笑着对司马师言道:

    “张飞围城数月,人困马乏,吾料他早有退兵之意。

    可宛城近在眼前,若非有重要的事情,张飞也断难下定决心从宛城撤军。

    既是有重要的事情,促使张飞撤军,那么张飞就一定心急着尽快回到荆州。

    只是张飞并非无智之人,他知道突然撤军,有可能会让我军产生追击之心。

    故而一开始,张飞要么会亲自率军断后,要么会派精兵断后。

    从今日收到的战报来看,吾的这一点推测是没错的。

    而吾方才也说了,汉军是有急事而撤退。

    那么按照常理,在我军的第一次追击失败后,汉军就会掉以轻心,全力撤退。

    这样的时机,才是吾真正想要的。”

    听完司马懿的分析后,司马师恍然大悟。

    父亲高明呀!

    看着司马师眼神中崇拜的目光,司马懿并未太过在意。

    对司马懿来说,当下更重要的事是召集大将,全力追击汉军。

    想到此司马懿当即发出了召集诸将的将令。

    ...

    从宛城退回荆州,正常情况下有一处地方是必经之地。

    这处地方正是南就聚。

    南就聚地势低洼,周围有山林掩护,还有河流流经,乃是一处天然的屯兵之地。

    司马懿在率上万魏军疾驰了一段时间后,在短暂的歇息时间内,又掏出身上的地图认真看了看。

    由于汉军早出发,加上当下司马懿率领的大多乃是步军,所以要想短时间内追击上汉军是不可能的。

    故而司马懿的设想是,尽快赶到南就聚,将它当做己方兵士的扎营之所。

    等立好根据地后,再根据实际情形采取下一步的进攻行动。

    看着地图上的标志,司马懿知道他已经离南就聚不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