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再经过这些天的‘消磨’九班带来的那股风气,已经开始渐渐平息了。 这让杨洋等八位代表,心情很不错。 觉得自己的计划简直就是天衣无缝,剩下的时间只要继续低调行事。 然后在下次摸底考试时,一个不小心‘爆发’一波,大家就又能顺理成章的去九班‘玩耍’了! 然而,他们想是这么想的。 但实际上的情况总会有些出入。 就比如在一班里。 起先大家还没有觉得如何。 杨洋的成绩一直都是在波动,忽高忽低的,看上去很正常。 经常能在班级内1-10名之间晃荡。 虽然比此前要好上不少,但也不算太过离谱。 本来一班内除了王宇之外,大家的成绩其实都差不多。 考试成绩好坏,只看发挥。 一个发挥不好,直接垫底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 但怪就怪在,杨洋这货的稳定度有点超乎他们的理解了。 这几天他们做的卷子,总和加起来少说也得有个十五套了。 按照正常的情况,这十五套中,总会有几次发挥失常的。 毕竟天天做卷子,谁也扛不住。 而且这种失常几乎是不可控的。 但杨洋他的失常看起来就很不正常。 最差最差的一次也是第十名,这在以往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失常不掉个二十名,能叫失常吗?! 但这家伙偏偏还就是这么‘稳定’。 而且他的这种失常还特别的‘有规律’。 基本是每做上个四五张卷子,就会出现一次失常,直接将成绩下滑上个十几分。 其实硬说的话,这也正常。 四五次嘛,有些疲了。 但这家伙每次失常的科目还都不同,这次是数学,没准下次就是物理! 而这一切,完全都是根据四五张失常一次的频率在不断发生的。 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意识到这点后,一班的仁人志士们立刻就根据杨洋近期的成绩做了一个统计图出来。 统计图上的波浪线显得异常的规律,异常的优美。 看上去就有非常浓重的人为痕迹。 当看到这点之后,一班的众位学子大受震惊。 觉得这货肯定是隐瞒了什么! 然后就在一个别有用心的晚自习时,趁着班主任上洗手间的时候,他们突袭了杨洋的课桌。 继而就发现了杨洋的小秘密。 这货,居然一直都在晚自习偷偷的学习其他知识! 他居然一个人偷偷的卷了起来! 再联想到杨洋这‘堪称’控分的行为,以及这种转变的时间,还有在回来时对九班的那种‘诋毁’。 一个答桉立刻就在他们的心中呼之欲出了。 “丫的,你这孙子是想独霸去九班的机会啊!” “什么九班是垃圾班级,我们信你个鬼!” “原来撒谎的不是王宇,是你小子啊!” ....... 听着同学们愤恨的语气。 看着他们拿出的统计图。 杨洋脸色勐然一变,立刻开始找补: “说什么呢~” “我怎么就骗你们了!” “现在班主任没在,我学点其他知识怎么了?!” “至于你们拿出的那个统计图,是意外懂吗?!” “亏你们还是学过统计的,不知道统计中的意外出现吗?!” “样本量一大,这很正常吧!” “正常个鬼!”一班众人立刻反驳:“统计学就是为了规避意外,发现事物内的潜在联系的!” “而且,你家管十五份卷子叫统计量巨大!?” “现在十五分卷子的统计量就如此离谱,真要上百份了那还得了?!” “小子,你就承认了吧,你肯定没安好心!” 此时,一班众人显得痛心疾首: “枉我们还这么信任你!说好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我就说这些日子你怎么和另外几个班的学生走的这么近!” “我现在算是明白了,你们这特么还是一个小团伙啊!” “怎么着,是想独霸去九班的名额吗?!” “我们告诉你,没戏!” “不就是卷吗!” “咱们奉陪到底!” 话落,九班一众人纷纷斜了杨洋一眼,然后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拿出书本认真看了起来。 现在真相已明,与其继续听着杨洋‘苍白’的反驳,还不如此刻就卷起来呢! 鬼知道杨洋已经领先他们多少了! 他们得补上了! 控分这种事情,真的是一个正常的学生能轻易做到的事情? 九班那肯定是有什么独到的地方啊! 虽然杨洋现在成绩没有提高很多。 但这家伙现在稳了啊! 都稳到能制作出一个统计图的地步了。 再加上现在这家伙,依旧心心念念的想去九班。 为此还耍出了这些小聪明。 就算他们在迟钝,也知道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 九班那的好处,肯定不小! 看着再次卷起来的同学们,杨洋瞬间欲哭无泪: ‘玛德,大意了啊!’ ‘自己怎么就没想到事出反常必有妖呢!’ ‘为啥就一定要按照既定计划去控分呢?!’ ‘本来想着一切自然,结果还是漏了马脚。’ ‘娘的,现在好了...’ ‘这不是平白无故给自己增加难度吗...’ 一时间,杨洋有些想哭。 自己终究还是太过年轻了... 没多久,一班班主任黄涛去而复返。 然后就有些发愣。 自己班的这些学生是怎么了? 怎么突然都这么用功了? 往常不是自己去洗手间的时候,他们会抓紧时间扯澹吗? 怎么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黄涛悄默默的瞟了一眼月亮,没忍心打扰正在‘爆肝’的一班学生。 默默推开了数学试卷,打开了手机。 既然学生们想自学一下,那就给他们一点时间吧。 ‘想必是看见后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他们突然感觉到时间紧迫了。’ ‘自己当年不也是这样吗?’ 想了想,黄涛失笑的摇了摇头。 突然就生出了一种‘传承’的感觉。 他仿佛在学生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然后,第二天...... 高三年级就再次涌起了关于九班的传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