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后潞州时代-《五代十国往事》
第(2/3)页
王师范接完诏书,提出一个要求,要与家人吃最后的晚餐。使者同意。
于是,王师范大排宴席,与家人一起吃这顿断头饭。刽子手怀抱鬼头大刀,就站在一边等着。谁还吃得下去啊?一家人围坐餐桌,哭泣不已,只有王师范谈笑自如,滋溜一口酒、吧嗒一口菜。
之后,王师范又提出最后一个要求,说人固有一死,何况我是个戴罪之人,只是我不愿坏了礼数,让尸体杂乱无章地胡乱堆积,我请求按照长幼顺序,依次受刑,也麻烦您各位帮忙摆放一下我们的遗骸。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的。
使者与刽子手含泪答应。
接下来的一幕是极为虐心的。按照长幼尊卑顺序,从儿童开始,一个一个走到坑边,刽子手一边哭着,一边将其斩首当日,王师范全家二百余口被诛杀殆尽,王师范当年只有35岁。
黄巢犯长安的时候,青州平卢军将领王敬武发动兵变,逐节度使安师儒,自称留后,时任割草扫黄总司令、宰相王铎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姑息,正式任命王敬武为青州平卢军节度使,要他起兵勤王。
王敬武死后,其子王师范袭位。朱温讨平兖郓二朱后,在汴军的军事威胁下,王师范选择归顺汴州势力,其后与淮南杨行密暗通款曲,发动叛乱,朱友宁正是死于那场战争,后来,王师范迫于军事压力,再次向朱温投降归顺。
朱温的大谋士李振游说王师范归朝时,王师范因朱友宁之死而不敢前来,李振便以汉末张绣归顺曹操的典故成功劝说。王师范不知道,他的下场也将完美致敬张绣。
王师范镇青州时,他的舅舅乘醉杀人,受害者家属一纸诉状,将他舅舅告到他这里。王师范拿出重金,赔偿受害者家属,而受害者家属表示拒绝民事赔偿,分文不要,只要凶手偿命。王师范对身边人说道:我不能因私废公,不能带头破坏法律。于是将舅舅处死。
他的母亲气得几乎要跟他断绝母子关系,从此不见王师范的面。王师范每天都到母亲卧房门前叩头请安,每天都要来三四次,不得见三年。
他父亲的兵变夺权和他的降而复叛,都是政治游戏,不能因此就否决王师范的人品。而他大义灭亲、依法处决亲娘舅的做法,深得民心,当他被朱温满门诛杀后,百姓们都为之扼腕痛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