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晋闽恩怨2-《五代十国往事》


    第(2/3)页

    如此,石敬瑭人财两空。

    线索4:拒绝封爵

    有权威史料记载,说石敬瑭一开始册封王继鹏时,王继鹏是拒绝的。王继鹏回复说我已经是大闽国皇帝了,再接受你们大晋国的册封,就不太合适了。

    石敬瑭无奈,只得宣布与闽国断交。

    晋闽两国的外交关系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几经波折,从断交到邦交正常化,从正常化再到断交,从断交再恢复正常……期间闽国连续发生两次宫廷政变,王延政王继鹏两位君主遇弑。

    关于这四条线索中的谜团和疑点,我们大可不必深究,总之,闽国是铁定要独立称帝的,后晋没有实力将其收复,只能听之任之。两国友好也始终是两国的共同利益,特别是后晋,不仅在纸面上多了一个友好邻邦,更能通过赠予“荣誉称号”收获不少真金白银。

    所以,在王延羲上台后,石敬瑭礼送郑元弼等使节回国,两国邦交正常化。

    三,后晋内政

    石敬瑭时期的对外关系相对来说简单且直观,其内政也是如此,基本也是“跪族”内政。跟他的前辈们一样,石敬瑭虽然驾坐九五,但总体实力仍然呈现出弱势,地方上的藩镇军阀,特别是前“实力派”们,依然对中央构成强有力的威胁。

    而石敬瑭认贼作父的行为,又使他的处境比李嗣源李从厚李从珂更加艰难,国内的反对派们有了一个天然政治法宝,那就是民族主义爱国情操,在道义上占据着绝对优势。任何反对石敬瑭的人,都会借题发挥,煽动反对情绪。

    石敬瑭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困境,然而石敬瑭却坐了7年多的皇帝,在位时长与明宗李嗣源相仿,远超李从珂的两年半。

    我们在评价后梁政权和朱友贞的时候,曾经有个结论,即皇帝的在位时长可以作为其执政能力的重要参考。

    石敬瑭的处境比李从珂还要艰难,却没有像李从珂那样快速消亡,不吹不黑,石敬瑭是具备一定政治手腕的,且看他如何在风起云涌的五代乱世,成为那个无所畏惧的弄潮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