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迁都汴州-《五代十国往事》
第(2/3)页
也许这又会被某些人解读成石敬瑭讲究排场,追求奢华。
一般情况下,在帝王本纪中,即便遇到这种皇帝的大型出游,也多会记载说某某皇帝千叮咛万嘱咐,告诫地方官员不要铺张,不要惊扰百姓,不要惊动地面……唯独这次,石敬瑭以诏书的形式明确了自己要招摇过市,要前呼后拥,要远接高迎,要走走停停。
其真实原因就是演戏给范延光看,尽可能地让范延光相信这只是一次蹭饭旅游,绝对不带有任何政治目的,绝不针对第三方。
前文也埋了伏笔,某度等资料指责石敬瑭嫌弃洛阳宫殿破败,就迁都到汴州,追求奢靡享受,纸醉金迷。石敬瑭迁都汴州的真实目的其实是针对范延光,为接下来的平定魏博做准备。
为了进一步安抚范延光,石敬瑭封范延光为临清郡王,加食邑三千户。
负责去魏州宣读封赏诏书的使者回来,如实奏闻魏州见闻:范延光即将造反!
与此同时,滑州义成军节度使符彦饶飞书驰奏:据可靠消息,范延光已经派大军进驻黎阳,将要有所动作,请求中央派军支援!
消息的来源是从魏博叛逃来的魏博士卒。
石敬瑭先派特使去魏州调查情况问罪;把范延光留在中央的人质——儿子范守图控制起来;派使节给滑州符彦饶送去一对信箭;派大将杨光远张从宾率军一万,进驻滑州协防。
迁都汴州的优势突显,中央朝廷反应迅速,应对有方,毕竟已经做好充足的应急预案了。
反观范延光这边,就有些被动和仓促了。说来也矛盾,范延光久蓄不臣之心,却并非“蓄谋已久”。
范延光想当造反,想穿一回龙袍,这是他的终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他粗枝大叶地制定了一个模糊的计划,那就是先团结周围——尤其是河朔地区的邻居,寻求更可能多的帮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显然,他不会找到任何盟友的。不仅是秘琼,但凡智商正常的藩镇都不可能支持他。同样是当藩镇,我们为什么要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拥护范延光而反对石敬瑭呢?反正都是当臣子,给谁当臣子不一样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