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一个半个耻臣戎-《五代十国往事》
第(2/3)页
随后,在明宗李嗣源时期,后唐国力强盛,对契丹呈现强势外交。契丹处于弱势,无力处理逐不鲁叛逃妫州一事。
扫剌死后,儿子拽剌袭位。
如今,逐不鲁也已经去世。拽剌出城迎降,向耶律德光表示道歉臣服。耶律德光好言抚慰拽剌,对他说:“你有什么罪呀?有罪的人是扫剌逐不鲁。”随后,命人刨坟掘墓,挖出二人的尸骨,挫骨扬灰。
耶律德光确实没有处罚拽剌,但也把他的父亲和舅舅开棺戮尸挫骨扬灰,契丹的残暴依旧是骇人听闻的。
奚族各部落对契丹人更加恐惧,纷纷选择叛逃。
这时候,耶律德光就命令新州威塞军节度使瞿璋率部逐一讨伐,帮契丹平定奚族诸部。并承诺瞿璋,一定会尽快找一个能够替代他的将领,然后就放他回中原。
瞿璋“好勇多力”,绰号“虎痴”,自明宗天成三年(928)3月坐镇新州,距今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在契丹看来,他是平服“幽云十六州”的最佳人选。
果然,瞿璋很快就平服了奚族诸部。随后,又被调往云州前线,负责进攻云州吴峦。
随着石敬瑭的出面,云州的和解,瞿璋已经为契丹建立了不少功劳,而契丹却食言,仍旧不肯放瞿璋回中原。
瞿璋终于看破了帝国主义的真面目,梦想破灭,精神世界垮塌,从此郁郁寡欢,很快就忧愤而死。
吴峦瞿璋等等是那个时期广大中原人的缩影。契丹虽然在军事上处于优势,但在文化上却被中原完全碾压。
宋代陈亮的一首词,就是中原人价值观的自白书,《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节选)
三皇治世,五帝为君,历史悠久的华夏大地,人杰地灵,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不允许向番邦蛮夷俯首称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