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三大战役之阳城战役5-《五代十国往事》


    第(3/3)页

    两次战役的失败,让耶律德光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

    战争是公平的,不仅重创了中原汉地的经济,也同样摧残了契丹的国力,边境地带的百姓大量死亡流亡,牧民们赖以生存的牲畜也大量死亡,契丹国内充斥着反战情绪。

    这时候,“扶晋派”的述律太后站了出来,提醒耶律德光不要穷兵黩武,如果再一意孤行,契丹将有分崩离析的危险。

    相比较而言,游牧文明比农耕文明更加脆弱,一场风雪灾害或者一场不成功的战争(未必是失败,只要是战利品不够多,都算不成功),就可能使一个庞大的帝国瞬间崩塌。

    因为游牧文明的政治生态环境更加原始,更加简单粗暴,森林法则更加浅显。谁能带领我们去抢劫财富,谁就是我们的老大,谁就是可汗;否则,就选一个新的更有能力的可汗,youcanyouup。

    一场颜面扫地的惨败,会使可汗的威严受到极大的质疑,随之而来的,便是简单粗暴的吃鸡大赛,就像选狼王狮王。

    比如契丹,前任可汗是遥辇氏的遥辇钦德(亦作“痕德堇”),他就因进攻幽州失利,败给了时任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所以耶律氏的耶律阿保机才取而代之,成为新可汗。

    而农耕文明则更容易进化出一套被称之为“礼法”的管理体系,并被提炼出“忠孝节义”的核心思想,因此,在面对军事上的失败的时候,农耕文明更容易被激发出凝聚力,越是惨败,国民就越团结。

    这才是游牧文明侵略者最费解的地方,为什么中原人不怕死?为什么越是屠城,他们的反抗意志就越坚定?

    如今,耶律德光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连吃两大败仗,国内威望急剧下降,民众反战情绪高涨,再要打下去,恐怕你孙子还是孙子,但他爷爷就不是他爷爷了。

    /74/74669/23651901.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