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谁主中原1-《五代十国往事》
第(2/3)页
例如他的大谋士张砺。张砺在后唐时期为翰林学士,“河东战争”时,李从珂命他当赵德钧的谋士,讨伐石敬瑭,后随赵德钧的投降而成为契丹俘虏。
在契丹人审讯俘虏时,张砺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给契丹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耶律德光亲自面试,发现这是一位有文化有气节的正人君子,于是深加重用。在当时,就有人把耶律德光比作耶律阿保机,把张砺比作韩延徽。
可是不久之后,张砺真的致敬了韩延徽,趁契丹军队看管不严,偷偷逃跑,只不过运气不如韩延徽,半路被巡逻骑兵抓获。
当张砺被押到耶律德光面前时,耶律德光没有半点生气的意思,反而非常关切地询问他离开的原因。
张砺回答说自己水土不服,住不惯北人的帐篷,吃不惯北人的食物,所以才想回中原。
耶律德光当面做出自我检讨,向张砺赔礼道歉,并勒令主管负责人高彦英滚过来,当面斥责道:“我经常对你说,我好不容易才得到这位天赐之才的辅佐,让你给他特殊的关照,你是怎么搞的?”当场就把高彦英打了一顿,向张砺谢罪。
张砺感动地无以复加,从此之后竭忠尽智地辅佐耶律德光,积极地出谋划策,很快被提拔为大辽国的翰林承旨兼吏部尚书,进入核心权力圈。
然而耶律德光的礼贤下士也罢,从善如流也罢,都只是他政治斗争中的手段而已。比如张砺这类人,他们有文化有智谋,却没有根基没有背景,与契丹勋贵们没有任何交集,所以这些汉人文官无所顾忌,敢于直谏。也因此很容易被耶律德光当枪使,用来对付以述律太后为首的根深蒂固的契丹勋贵阶层。
重用汉人文官汉人降将,都是这个道理。所以在晋辽大战时,逼迫述律太后断腕的赵思温之子赵延照,就被任命为先锋大将。
灭晋过程中,张砺建议耶律德光做好政治宣传工作,做好形象公关,不要对中原人烧杀抢掠,要摆出一副宽仁爱民的姿态,以争取民心。这条建议相当合理,却被耶律德光拒绝。因为耶律德光不用再伪装了。
在入汴之后,他极力劝阻耶律德光的一些错误做法,同样遭到拒绝,而他自己最终也因这些话而丧命,后文将提及。
杜重威投降后,二十万降兵降将就成了耶律德光的心腹大患。他首先收缴了降兵们的所有武器铠甲战马,全部运回契丹,而让他们赤手空拳地跟随大军南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