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喧宾夺主平魏州3-《五代十国往事》


    第(2/3)页

    冯道等人四处安抚百姓,维持城中秩序。大家一致推举冯道来当镇州留后。冯道坚决不肯,说自己只是一介书生,只会写写奏章罢了,你们应该推举一位武将来当留后。

    在当时,李荣功劳最大,何福进次之,但两人的官职都没有白再荣的大,于是大家就推举白再荣做留后。

    议定之后,奏报给刘知远,表示镇州愿意回归祖国的怀抱,请陛下抓紧派援军入驻镇州。

    刘知远大喜过望,急忙派李彦从率军驻防。

    杨衮、杨安听说镇州解放后,立即率部向北撤退;李殷则直接率军阵前投诚,归顺了刘知远。

    至此,初始剧本中的“魏州摊牌战”,在魏州未生一战,反而在魏州的外围打了整整一圈。随着耶律麻荅弃守镇州,魏州就成了孤立无援的一座孤城,杜重威的下场可想而知。

    却说这位暂时主持镇州事务的白再荣。

    用句文雅的词来形容白再荣,那就是“窃国大盗”。起义爆发时,他畏首畏尾、缩头乌龟,起义成功时,他却将胜利果实据为己有。

    白再荣贪婪残暴,猜忌部下,生怕他们将胜利果实分走。禁军将领王饶担心自己的部队被他吞并,便以得了足疾为由,驻扎东门楼,划地自守。司天监赵延乂与二人都有不错的私交,于是出面调解,总算没有发生内讧火并。

    白再荣控制了镇州后,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派兵包围了李崧、和凝的家,因为他认为二人久居相位,一定非常富有,所以打算抢夺。李崧、和凝非常懂事,立刻主动献出全部家产,只求放一条生路。

    白再荣得到他们的全部家产后,担心二人将来会报复,于是仍然打算杀人灭口。李毂听说后,急忙跑到白再荣面前,斥责道:“国家破败至此,圣主(指石重贵)蒙尘,你们这些军人手握兵权,不去救援,今日损失了三千人,只不过是驱逐了一个蛮夷将领,这难道是你一个人的功劳?刚刚赶走蛮酋,就要诛杀宰相,万一新君(刘知远)追究擅杀宰相的大罪,你担当的起码?”

    白再荣这才打消了杀人灭口的想法。随后,他又要以补贴军需为由,搜刮镇州百姓的财产,又是被李毂竭力劝阻。

    高官杀不得,百姓动不得……白再荣搜肠刮肚,终于找到了一条合理合法的生财之路,他把那些曾经替契丹人做过事的人抓起来,扣上“汉奸”的帽子,没收全部财产,塞进自己的腰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