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一车煤(三)-《大明1521》


    第(2/3)页

    这段紧张的时间里,嘉靖也没有闲着,他第一时间,就让人找来了负责矿洞挖掘工作的工头纪徐成,让他把下面矿洞的走向和形状详细地画了出来。

    在纪徐成画的过程中,他则站在洞口,分析地下可能的情况。

    这座矿坑修建在半山腰,矿洞是斜着往下挖的,角度并不是很大,因此就算这个矿洞有一二百米深,实际的垂直高度也并没有多少,甚至都没有能够到山脚下。

    而且他也问了纪徐成,知道这座矿坑并没有挖通风口,而是通过从洞口往里鼓风风的形式来保证空气供应。

    这样一分析,他很快就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

    这次倒灌事故,并不是因为偶然挖到了地下水系,而是极有可能偶然挖到了山体中的水腔。

    这种情况与那些挖到地下河不同,水会特别急,但量不会特别多。

    因为气压的存在,洞底如果存在向上的倾斜,就一定能产生可以供那些矿工暂时脱险的地方。

    那些人如果有人胆大水性好的话,甚至都可能通过潜水,穿过那片被漫灌的区域。

    当然,现在也不能寄希望于他们能够在黑暗中,不知道水有多少的情况下,进行冒险的尝试。

    最大的可能是,里面的那些人也早已经被恐惧所吞噬。

    关键的是氧气,里面被隔绝的氧气还能够供给他们多久的呼吸时间?

    必须要尽快营救!

    不顾骆安和李芳的阻拦,嘉靖脱掉了身上的外衣,挽起袖子也加入到了传递水桶的队伍当中。

    “陛下,这就是下面矿洞的形状。”

    纪徐成总算画完了地下矿洞的形状,万幸的是他们为了挖煤省力气,并不是平着挖的,而是从下往上挖,也难怪会挖到山中的蓄水腔。

    这样一来,在洞底就有一个巨大的空腔,就像把船倒扣在水里,里面的氧气足够他们能够支撑一段时间。

    可是这个时间也绝对不会太长,后世的救援工作往往采取的方式是直接从上方往下打孔,先把空气和给养供上再说。

    不过这种方法在这里用不上,一是无法准确的确定空腔对应的垂直位置,二是就算确定了,没有钻探设备的明朝,要想挖穿这几十米的山顶也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当下,重要的是信心,是要给所有人信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