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数日后。 冀州,信都。 “别急!别急!人人都有!” “陛下已然下令,每人每日供给粥食两例!早晚各一例,人人都有,不得冒领!” “排队!都排好队!敢有鱼目混珠,扰乱秩序者,皆以寻衅滋事论处!” 此地乃是冀州治所所在的信都。 距离太平道教的总坛,不过区区十里之地。 以往的时候。 因为旱灾和蝗灾的缘故。 即便是信都这个冀州的治所,平日里也是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然而此刻。 在这朝廷所开放的赈灾所在地。 却是人头攒动。 成群结队的百姓们,争先恐后的向着前方涌去。 这些人。 一个个的都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 很明显。 这些人。 就是在此次的天灾肆虐之下,所产生的冀州灾民。 此刻。 放眼望去。 密密麻麻的灾民,几乎一眼望不到尽头。 光是信都这一地。 此刻所聚集的灾民便不下于十万人。 足以见得。 此次的冀州的所受的天灾到底是有多么的严重。 所幸。 李烨和朝廷对于此次的冀州情况,早已经是有了预料。 此次光是信都一地。 便设立十余地,足以容纳万人的赈灾专用点。 所以。 即便是冀州的形势严峻。 也暂时是足以应对的。 而此刻。 两人一身便装,一个一脸苍白的老人在一中年人的搀扶下,缓缓的朝着信都一处赈灾点而来。 很明显。 这两人不是别人。 正是前来查看朝廷赈灾情况的朱元璋和张角。 在两人的注视下。 但见得整个赈灾点井然有序,热闹非凡。 “小姑娘,这里便是朝廷的赈灾点么?” 朱元璋见得远处人潮涌动的冀州灾民们,拦下一个小女孩,不住的询问着。 小女孩面黄肌瘦,身着破旧不堪的麻布衣裳。 脚上只有一只破烂的露出脚趾的洞的小鞋子,而另一只却不见了踪影。 露出一只光秃秃的左脚丫,除了泥泞之外,还能见到上面星星点点的血污。 一张小脸脏兮兮的,依然看不出真容。 不过六七岁的年纪。 此刻脸上却慢是麻木。 小心翼翼的捧着两个瓦碗。 而在瓦碗中,满满的盛着淡黄相间的赈灾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