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我已经等不及了!-《重生:我体内带个台式机》


    第(1/3)页

    华国两院,科学院和工程院。

    能够评为一院院士就已经是了不得的荣誉了,但如果是双院院士,那就更是“国之重器”级别的大佬了。

    就目前来说,华国也仅有13位双院院士而已。

    年纪最大的是101岁。

    最年轻的双院院士也已经是79岁了。

    自从90年代以来,华国工程院院士中同时是华国科学院院士34人,而后没再继续授予双个荣誉了,因此成了“绝版”。

    以致到如今的2021年的时候,整个华国仅有13名双院院士了。

    但如今,如果江成能够研发出核聚变反应堆,那么双院院士也许真的会时隔26年再次破例。

    这个含金量可就大了。

    不过,对江成来说,他其实并不在意。

    但他不在意,还是有很多人在意的。

    比如说,这个刘晓院士。

    他是火箭动力的专家,知道核聚变发动机的重要性。

    如果用简单一点的话来说,那就是真正意义上改变了人类历史上“烧开水”的能源获取方式。

    在知乎,很多人都在自嘲,人类这么多年发展了,但在能源利用方式上并没有什么变革,归根结底,都是在烧开水。

    不同点在于烧开水的方式。

    但哪怕是现在的核电站,也是利用热能产生蒸汽,推动轮机发电。

    甚至有人认为,人类不可能摆脱烧开水。

    但,如果摆脱不了,那就意味着人要锁死在地球上,不可能有星际航行的想法。

    因为仅仅要摆脱地球引力,从地面上太空,就需要耗费大量的化学能源,效率简直不要太低。

    许许多多的航天研发人员,都期望有朝一日,研制出高比冲航天发动机。

    所谓的比冲,英文名lsp,意思是指单位质量的推进剂产生的冲量。

    而核聚变发动机是未来最有潜力实现太阳系内飞行的火箭发动机。

    只是刘晓虽然热切,但也明白这只是合作研究而已,能不能实现,特别是能不能在自己生命期间内实现,都是一个问题。

    哪怕江成真的研制出来了核聚变反应堆,那也是一个大型的类似托卡马克的设备,更多是用来发电的。

    要想用在火箭或是枫火运载器上做发动机,还是太过庞大了。

    那就需要小型化,而且要把发电为主改成等离子推进为主。

    通过聚变,推动等离子从喷射口喷出,实现强大的推进动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