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就是大部分人宁可跟信誉不高的大齐朝廷合作,也不愿意跟播州杨氏,南巫教合作的缘故了。” “大齐朝廷固然信誉不高,但至少还留有余地,什么粮食之类,往年咱们还是能多少买到一些的。” “播州杨氏那帮人,只知道拉拢族长大祭司等,从不肯运一点粮食过来,借口就是距离远,不方便,至于南巫教就更空口白牙,一毛不拔了。” 古风尚道。 十万大山里的土著人在万一仁治下的时候,曾经不是没想过寻找新的出路,但经过一番比较过后,才发现,原来大齐朝廷居然是最不烂的那个。 事实也是如此,要不是大齐朝廷还有底线,又怎能占据南朝核心的中原,江南之地呢。 “五天后,你们会议的规则是什么?”紫烟问道。 “规则很简单,就是我们这些族长大祭司,每一家手中有一票,投票过后,少数服从多数。” 古风尚道。 这种投票确定大事的方式,古而有之,也是权力不集中,各路族群联合在一起的必然结果。 “那些不赞同的,也能执行?” 紫烟皱眉。 “这个就说不好了,我们族群都是相互独立的,各家兼顾各家的事情,他真要是不肯合作,不听从会议的安排,咱们也不能给予实质上惩戒,最多就是用族长会的名义发函去谴责。” 古风尚苦笑道。 十万大山里的族群,就是如此的不团结,要是真正一条心,又怎会轻易被外面人欺负呢。 “你知不知道,有那些族,可能存在问题?” 紫烟问道。 “主要有三大族不可靠,陶,常,藤……这三族中,陶族时代做陶器的,大部分都是销往了播州,所以陶族跟播州杨氏有关联……” “常族来的大祭司,此人信奉的神灵跟南巫教信奉的神灵是同一个,我怀疑常族全是南巫教的教徒。” “藤族擅长的编织活儿,他们的姓也是这么来的,他们和陶族关系特别好,编织的藤篮之类的玩意儿,销往播州的多。” 古风尚解释道。 “这三族有可能在会议上捣鬼是不是?” 紫烟道。 “有这个可能,除此之外,真正确定不会出问题的,只有一半,但投票要过三分之二,才能真正生效。” “现在族长会共有二十七个族,赞同的需要超过十八个才行。” 古风尚道。 这是很多年的祖辈们定下的规矩,历年来都是这么办的,古风尚的古家族虽然是实力最强的土著人家族,他也不可能凭着一己之力改变规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