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若晴来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后,先是看了眼桌上的几个孩子。 从峰儿,灵灵这两个哥哥姐姐,再到娇娇,福娃,团团圆圆,柔柔,俊儿这些妹妹弟弟们,孩子们都在津津有味的吃着自己喜欢的食物。 就连最小的俊儿,也坐在那副婴儿座椅上,面前摆着一只小木碗,手里拿着小木勺子,正扒拉着掰碎了的肉丸子拌饭往嘴巴里送。 那小嘴儿张得大大的,吃得肉嘟嘟的腮帮子一股一股,落在杨若晴眼中,可爱得恨不能狠狠掐他几下。 “我俊儿喜欢吃大姑做的肉圆子啊?这可真是太好了,” “多吃点,你吃的越多,大姑做的就越带劲儿!” 杨若晴都忍不住要去给俊儿再多捞一些肉丸子到碗里,却被小花拦住。 小花摇摇头说:“姐,差不多了,你来之前已经吃掉三只,不能再多吃了。” 杨若晴于是收回了手,适可而止也好,小孩子吃多了不消化,而且夜里还有一顿夜饭呢! 若是喜欢吃,夜里还可以吃几只,不急于晌午这顿猛进食。 然后,杨若晴又跟其他孩子们挨着顺儿的说了几句,最后她拿起酒盅,对拿着酒壶做倒酒官儿的项胜男说:“来,胜男,给姐满上。” 大家都愣了下。 王翠莲说:“晴儿,你喝酒呀?” 杨若晴笑着说:“今个高兴,我得陪大伯和我爹喝俩盅。” 对此,杨华忠和骆铁匠都高兴的连连点头,“那就喝俩盅,我们挑了桃花酿,这味道真是不赖!” 桃花酿? 杨若晴知道了,这是上回骆风棠重阳节捎回来的那批礼品中的一种。 杨若晴站起身,双手执着杯子,“第一盅我先陪大伯喝,大伯,我先干,您老随意。” 这倒让骆铁匠有点意外了,原本以为她这第一盅应该敬给远道而归的娘家亲爹呢,没想到竟然是敬自己这个朝夕相处的大伯啊? “晴儿,咱爷俩不急着喝,第一盅你得先陪你爹喝,他大老远回来……” 面对骆铁匠的谦让,杨华忠赶紧说:“铁匠哥,咱一大家子,不分彼此,不分先后,都一样!” 杨若晴站在那里,手里依旧执着酒杯,笑吟吟等待他们两个老汉互相谦让完,然后才接话说:“大伯,你年纪比我爹年长,长幼有序,我爹诚然远道而归,但大伯在家平时平往帮我扶持孩子们,也是劳苦功高。” “我先干为敬,您老随意!” 第(2/3)页